[實用新型]一種生產氫氣的保健水杯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74335.1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1332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唐杰;林添耀;林海嫦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杰;林添耀;林海嫦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C02F1/461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楊啟成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氫氣 保健 水杯 | ||
一種生產氫氣的保健水杯,包括帶有氫氣生產裝置的底座、密封固定在底座上的筒狀杯體、密封蓋在筒狀杯體頂部敞口上的杯蓋,其特征在于帶有氫氣生產裝置的底座包括中部帶有氫氣出口的上座體、設置在上座體氫氣出口下面的氫氣生產裝置、底座外殼、設置在底座外殼與氫氣生產裝置間的帶有蓄電池的線路板、設置在外殼上的開關及電源接頭。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既方便地生產出氫氣,同時,又能有效地使氫氣溶于飲用水中的,使用方便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杯。
背景技術:
人身體里面含有大量的氧化自由基,這些氧化自由基的存在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經研究,如果在飲食中攝入抗氧化物質,會有效地消除氧化自由基,有利于人體的健康,為此,有人研究采用在水中添加氫氣的方法,這樣,人體攝入飲用水時,所帶入的氫氣就能有效地消除氧化自由基,目前,還沒有一款能可靠生產出氫氣并使所生產的氫氣溶入飲用水中,以便人們飲用的保健水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方便地生產出氫氣,同時,又能有效地使氫氣溶于飲用水中的,使用方便的生產氫氣的保健水杯。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帶有氫氣生產裝置的底座、密封固定在底座上的筒狀杯體、密封蓋在筒狀杯體頂部敞口上的杯蓋,其特別之處在于帶有氫氣生產裝置的底座包括中部帶有氫氣出口的上座體、設置在上座體氫氣出口下面的氫氣生產裝置、底座外殼、設置在底座外殼與氫氣生產裝置間的帶有蓄電池的線路板、設置在外殼上的開關及電源接頭,氫氣生產裝置包括帶有環形套接口的上蓋、帶有排氣管的下蓋、密封固定在上蓋和下蓋間的內側是凹槽的密封環、由上往下依次疊加在一起的且密封設置在密封環凹槽內的上金屬網、分子膜、下金屬網,上金屬網的電源接頭穿出密封環凹槽與線路板的輸出電源負極相連,下金屬網的電源接頭穿出密封環凹槽與線路板的輸出電源正極相連,上蓋的環形套接口密封套接在氫氣出口的下端進口上。
使用時,通過外接電源向蓄電池充電,往筒狀杯體注入飲用水并通過杯蓋將飲用水密封在筒狀杯體內,然后通過開關啟動控制電路向氫氣生產裝置供應穩定的直流電源,下金屬網,上金屬網作為電極受電后,使水分解成臭氧及氫離子,氫離子在負極的上金屬網的吸引下,穿過分子膜然后反應生成氫氣并進入飲用水中,而氧離子在正極下金屬網的吸引下穿過分子膜并反應生成臭氧,由下蓋上的排氣管排走,分子膜將飲用水阻擋在筒狀杯體內,由于有上金屬網負電極的作用,因此,飲水水略顯堿性。
這里,杯蓋包括上端四周帶有止面的凸臺、設置在凸臺頂部的裝飾蓋,凸臺的側面與筒狀杯體頂部內側間設置有連接結構,凸臺止面的上設置有密封墊,凸臺下面的中部設置有穿孔,凸臺的上面設置有管筒,管筒的孔與穿孔連通,管筒的頂部設置有硅膠帽,硅膠帽的頂部設置有裂縫。
使用時,通過連接結構使杯蓋下壓在筒狀杯體頂部,這樣,凸臺上端四周止面將密封墊壓制在筒狀杯體口上,從而將杯封閉,啟動氫離子生產裝置,所生產出來的氫離子進入水中,當杯內氣壓因過多的氫離子的產生而升至較高水平時,氣壓使硅膠帽的裂縫撐開,實現泄壓,當杯內氣壓不足以撐開裂縫時,在硅膠帽自身彈力的作用下,裂縫重新閉合,將杯重新封閉,這樣,杯內氣壓就能穩定在一個不高的水平上,既保證有足夠的氣壓使氫離子溶溶在水中,同時,又避免過高的氣壓給使用造成意外。而正常情況下,水又不能通過裂縫滲出并進入積聚在筒狀杯體與裝飾蓋間,形成積水污垢。
為了防止下金屬網,上金屬網裝配時裝反,上金屬網電源接頭與下金屬網的電源接頭大小不同,相應的與上金屬網電源接頭對應的密封環凹槽上的第一穿孔、與下金屬網電源接頭對應的密封環凹槽上的第二穿孔的大小也是不同,在下蓋上沿密封環的四周設置有環形凸緣,凸緣上對應上金屬網電源接頭及下金屬網的電源接頭分別設置有大小不同的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這樣,裝配時,兩電源接頭只能分別穿過與其大小相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而且只能鑲嵌在于其大小對應的凸緣上的第一凹口、第二凹口上,從而保證裝配不會出現錯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杰;林添耀;林海嫦,未經唐杰;林添耀;林海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743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