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合式管線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68273.3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792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程永明;徐愛進;陳剛;袁洪濤;文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7/00 | 分類號: | E21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鄭沖 |
| 地址: | 200137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塊 浮式平臺 采油管 輸油管 井口 本實用新型 漂浮 管線系統 油輸送 水面 采集 再利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混合式管線系統,包括第一采油管、第二采油管、第一輸油管、及第二輸油管,所述第一采油管的兩端分別與浮塊和位于海底的井口相連接,所述浮塊漂浮在水面的下方;所述第一輸油管的兩端分別與浮塊和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浮式平臺相連接;所述第二采油管的兩端分別與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二浮式平臺和位于海底的井口相連接;所述第二輸油管的兩端分別與第二浮式平臺和浮塊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利用第一采油管將海底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浮塊中,再利用第一輸油管將浮塊中的油輸送至第一浮式平臺中;且本實用新型利用第二采油管將海底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第二浮式平臺中,并利用第二輸油管將第二浮式平臺中的油輸送至浮塊中。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線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混合式管線系統。
背景技術
立管系統是深水油氣開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技術中立管系統的組成形式單一,導致其功能單一,無法滿足深水油氣開發的多種需求。為此,研發一種混合式管線系統,以滿足各種油氣開發的需求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混合式管線系統,該混合式管線系統能將海底的油輸送至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式平臺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混合式管線系統,包括第一采油管、第二采油管、第一輸油管、及第二輸油管,所述第一采油管的兩端分別與浮塊和位于海底的井口相連接,所述浮塊漂浮在水面的下方;所述第一輸油管的兩端分別與浮塊和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浮式平臺相連接;所述第二采油管的兩端分別與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二浮式平臺和位于海底的井口相連接;所述第二輸油管的兩端分別與第二浮式平臺和浮塊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采油管包括芯管和套設在芯管外圍的套管。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采油管為頂部張緊式立管。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輸油管為軟管。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采油管為懸鏈線立管。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輸油管為懸鏈線立管。
進一步地,所述浮塊呈圓筒狀。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浮式平臺為浮式運輸油輪。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浮式平臺為半潛式平臺。
進一步地,所述混合式管線系統,還包括多根系泊纜,所述系泊纜的上端與半潛式平臺相連接,所述系泊纜的下端與海底相連接。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混合式管線系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混合式管線系統,利用第一采油管將海底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浮塊中,再利用第一輸油管將浮塊中的油輸送至第一浮式平臺中,從而實現將海底的油輸送至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式平臺的功能;且該混合式管線系統,還利用第二采油管將海底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第二浮式平臺中,并利用第二輸油管將第二浮式平臺中的油輸送至浮塊中,以通過浮塊將油輸送至第一浮式平臺,從而實現了將海底的油輸送至多個浮式平臺中,并實現了將油在多個浮式平臺之間進行輸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混合式管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混合式管線系統的俯視圖。
元件標號說明
11 第一采油管
12 第二采油管
21 第一輸油管
22 第二輸油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682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巖心管總成
- 下一篇:一種環保型灌漿鉆具與保持架組合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