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井余熱回收再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67934.0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400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存祿;楊尊勝;高敬東;范吉宏;孫世民;孫玉超;楊甲甲;魏興強;張國攀;葛現瑞;董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東山新驛煤礦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00 | 分類號: | E21F1/00;E21F3/00;F24H4/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張亮 |
| 地址: | 2720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入口連接 蒸發器 輸入端連接 再利用系統 水池出口 水處理器 循環泵組 余熱回收 除污器 輸出端 蓄水池 加熱 礦井 噴淋式熱交換器 出口 本實用新型 熱水輸出端 水源供應端 壓縮機介質 自來水水源 熱效率 供熱作用 熱水輸入 水源供應 供應端 冷凝器 循環水 換熱 洗浴 殺菌 過濾 水池 能耗 住宅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井余熱回收再利用系統,匯水池的底部設有匯水池出口,匯水池出口通過管道與用于對吸熱水進行過濾,殺菌的水處理器入口連接,水處理器的出口通過管道與蓄水池的入口連接,蓄水池的出口通過管道與除污器入口連接,除污器的出口通過管道與第一循環泵組輸入端連接,第一循環泵組輸出端通過管道與蒸發器吸熱水輸入端連接,蒸發器吸熱水輸出端通過管道與噴淋式熱交換器輸入端連接;系統對蒸發器內的壓縮機介質進換熱,提高換熱效率,減少能耗。水源供應端可以是自來水水源,也可以是需要給待加熱的循環水供應端。冷凝器的介質輸出端將加熱后的水源供應至需要熱水的地方。可以起到給住宅供熱作用,洗浴的作用等等。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井余熱回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礦井余熱回收再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根據《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GB50215-2005)要求,當冬季氣溫低于零度時,為防止礦井進風井筒內淋幫水結冰,影響提升能力以及冰塊塌落造成井底事故,必須采取適當的方法,使井筒內不致結冰,保證礦井井口送風溫度2℃(保證井口不結冰)的安全性要求,同時滿足環境溫度達到-15℃的極端環境下的使用需要。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號CN201120524559.6,一種礦井回風余熱回收換熱器,屬于礦井余熱回收利用領域,其結構包括風道和礦井通風機,礦井回風井排風口處安裝有A通道和B通道,A通道和B通道通過風道與礦井內的礦井通風機連接;A通道內安裝有消聲裝置,B通道內安裝有換熱管,換熱管的上方安裝有沖洗管,沖洗管的上方安裝有排風機,換熱管的下方安裝有整流板。該專利文件涉及的礦井回風余熱回收換熱器中,循環水采用閉式循環,水質不受回風的影響;而且回風中的含塵量和含水量大大降低,有效減少回風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其循環水未得到后續的有效推廣利用。
雖然在一些領域提到了關于循環水回收利用的文獻,但是,在不同的使用條件下,以及不同的使用環境下循環水再利用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在礦井余熱回收領域中,如果回收利用要考慮,礦井的水質的問題以及由于礦井環境條件下的水再利用回收都有自身獨特的處理方式,這樣,不僅要解決如何實現如專利號CN201120524559.6所涉及的技術問題,還要進一步解決后續的有效推廣利用,并且要結合礦井余熱回收領域中來實現。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井余熱回收再利用系統,包括:礦井回風風道組件,水處理器,蓄水池,除污器,第一循環泵組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以及第二循環泵組;
礦井回風風道組件設有水平向礦井回風風道,礦井回風彎曲連接風道以及豎直向礦井回風風道;
水平向礦井回風風道通過礦井回風彎曲連接風道與豎直向礦井回風風道連接;豎直向礦井回風風道的出口豎直向上設置,靠近豎直向礦井回風風道的出口位置設有噴淋式熱交換器,噴淋式熱交換器沿著豎直向礦井回風風道的水平方向設置,且水平貫穿豎直向礦井回風風道,噴淋式熱交換器設有若干個向豎直向礦井回風風道底部噴灑吸熱水的噴頭;
礦井回風彎曲連接風道設有用于匯集噴淋式熱交換器噴頭噴灑吸熱水的匯水池,匯水池的池口部與水平向礦井回風風道的最底端持平;
匯水池的底部設有匯水池出口,匯水池出口通過管道與用于對吸熱水進行過濾,殺菌的水處理器入口連接,水處理器的出口通過管道與蓄水池的入口連接,蓄水池的出口通過管道與除污器入口連接,除污器的出口通過管道與第一循環泵組輸入端連接,第一循環泵組輸出端通過管道與蒸發器吸熱水輸入端連接,蒸發器吸熱水輸出端通過管道與噴淋式熱交換器輸入端連接;
蒸發器的壓縮機介質輸入端與冷凝器的壓縮機介質輸出端連接,蒸發器的壓縮機介質輸出端與壓縮機回液端連接;冷凝器的壓縮機介質輸入端與第二循環泵組輸出端連接;第二循環泵組輸入端連接壓縮機輸出端;
冷凝器的介質輸入端連接水源供應端,冷凝器的介質輸出端連接水源輸出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東山新驛煤礦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東山新驛煤礦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679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