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分類排放的水處理設備濃水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67632.3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226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車春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歐美中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36/04 | 分類號: | 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橋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節 |
| 地址: | 100097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存水腔 粗過濾腔 濃水回收裝置 連通 水處理設備 沉淀腔 排放 本實用新型 水處理腔 分類 裝置外殼 污水 粗過濾 集成度 集成式 提升泵 污水池 沉淀 外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現分類排放、處理效果好、集成度高的水處理設備濃水回收裝置,包括裝置外殼、水處理腔、存水腔;所述水處理腔包括連通使用的粗過濾腔和沉淀腔,所述粗過濾腔通過所述提升泵與外部污水池連通,所述沉淀腔置于所述粗過濾腔的工藝下游;所述存水腔包括相互分離的兩部分,分別為第一存水腔和第二存水腔,所述第一存水腔與所述粗過濾腔連通,所述第二存水腔與所述沉淀腔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分類排放的水處理設備濃水回收裝置,通過集成式的裝置對污水進行處理,經過粗過濾和沉淀兩個工序的污水能夠滿足不同排放要求的排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環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類排放處理后的污水的水處理設備濃水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都需要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再向外排放、或者達到處理標準后向污水處理廠排放,其中,整個污水處理過程工藝復雜、周期長,而且一般能夠集中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廠較為稀少,每個城市僅有一座或兩座,隨著生活拼著的提高,生活污水不斷增多,這樣也會加大污水處理廠的工作量,乃至讓整個處理廠都超負荷工作,不利于污水的循環利用,讓極大地縮短污水廠的設備壽命。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今存在能夠預埋于地下、節約占地面積、并且集成度較高的污水(濃水)處理裝置,該裝置一般布設在小區、園林、公園等場所,并且根據該場所的污水量,一般設計為處理量為10T/D左右的規格的設備,這樣,分區域的布設該裝置能夠極大地降低污水處理廠的工作量,也有利于污水的回收再利用。
公告號為CN202022803U,申請日為2011年03月04日公開的一篇名為《水處理工藝中濃水回收處理系統》介紹的一種處理生活污水、并達到回收標準的系統,其還是秉承了最原始的一整套處理系統,雖然適合污水處理廠使用,可以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處理效果,但是并不適合現今快節奏的生活,無法做到將該系統挪用到小區、園林、公園等地點使用。
公告號為CN204508837U,申請日為2014年12月29日公開的一篇名為《一種水處理設備濃水回收裝置》介紹了一種具有一定集成度的設備,但是經過研究發現,該裝置結構較為簡單,不能夠深度處理污水,而且污水處理后的回收水無法做到分類排放,針對不同需求的用水場所無法滿足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分類排放、處理效果好、集成度高的水處理設備濃水回收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分類排放的水處理設備濃水回收裝置,包括:
裝置外殼,所述裝置外殼預埋于地下、且所述裝置外殼的上部至少部分暴露于地上,該暴露于地上的裝置外殼的部分設置有端蓋;
水處理腔、所述水處理腔形成于所述裝置外殼的內部,且所述水處理腔通過提升泵與外部污水池連通;
存水腔,所述存水腔形成于所述裝置外殼的內部,并與所述水處理腔并排設置,且所述存水腔通過管路與所述水處理腔連通;
所述水處理腔包括連通使用的粗過濾腔和沉淀腔,所述粗過濾腔通過所述提升泵與外部污水池連通,所述沉淀腔置于所述粗過濾腔的工藝下游;
所述存水腔包括相互分離的兩部分,分別為第一存水腔和第二存水腔,所述第一存水腔與所述粗過濾腔連通,所述第二存水腔與所述沉淀腔連通;
所述第一存水腔和第二存水腔均具有一出水口;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外殼為一四邊形箱體結構,所述粗過濾腔形成于所述裝置外殼的一側的上部,且所述粗過濾腔的下部具有一能夠拆卸的過濾板,所述過濾板上間隔開設有過濾孔,所述提升泵通過管路連通于所述粗過濾腔的上部,并不斷或間隔向所述粗過濾腔內輸送污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歐美中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北京歐美中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6763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