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攪拌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65028.7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696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品羅創新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43/046 | 分類號: | A47J43/046;A47J43/07;A47J4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潤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偉斌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桃***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形進風口 散熱結構 出風口 攪拌器 機身 風道 本實用新型 單向環形 風阻 電機 家用電器技術 出風口位置 可拆卸連接 驅動攪拌器 散熱效果 單風道 進風口 散熱 杯體 流出 路程 流動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攪拌器,包括機身及與機身可拆卸連接的杯體,所述機身內設有用于驅動攪拌器工作的電機,所述機身上側與下側分別設有環形進風口及出風口,環形進風口或出風口位置處設有散熱結構;散熱結構工作時環形進風口及出風口之間形成對電機進行散熱的單向環形風道。本實用新型一種攪拌器,通過設置環形進風口,使得進風口面積最大,利于降低風阻,當散熱結構工作時,風從環形進風口流入經過單向環形風道后從出風口流出,風在風道內流動的路程為單風道的距離,風阻低,散熱效果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攪拌器。
背景技術
攪拌器是通過電機帶動刀片旋轉以對食物進行切削,使其出汁供使用者食用。由于切削食物時,電機高速旋轉會產生大量熱量堆積在攪拌器機身內,因此如不及時散熱會對電機造成不良影響。
現有的攪拌器,進風口及出風口均設于機身底部,從進風口進去的風向上流動后再向下流動從出風口流出,由于風在風道內流動的路程為兩倍風道距離,使得風阻較高,散熱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攪拌器,風在風道內流動的路程為單風道的距離,風阻低,散熱效果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攪拌器,包括機身及與機身可拆卸連接的杯體,所述機身內設有用于驅動攪拌器工作的電機,所述機身上側與下側分別設有環形進風口及出風口,環形進風口或出風口位置處設有散熱結構;散熱結構工作時環形進風口及出風口之間形成對電機進行散熱的單向環形風道。散熱結構為風扇。
上述方案中,通過設置環形進風口,使得進風口面積最大,利于降低風阻,當散熱結構工作時,風從環形進風口流入經過單向環形風道后從出風口流出,風在風道內流動的路程為單風道的距離,風阻低,散熱效果佳。
優選地,環形進風口的導向為電機所在位置處,且環形進風口靠近電機設置并位于電機上側,出風口位于電機下側,環形進風口及出風口之間的風道靠近電機設置。這樣設置使得風從環形進風口流入后直接依次從電機的上側流向下側后即從出風口流出,使風道最短化以達到最小風阻的效果,以便及時高效地將電機產生的熱量帶向出風口散發出去。
優選地,所述機身由第一外殼及第二外殼構成,兩者之間的縫隙構成環形進風口,第一外殼底端在水平位置上遮擋第二外殼頂端一部分以形成環形進風口的入口。這樣設置使得環形進風口傾斜向上伸入攪拌器機身內,進而使環形進風口具有一定的防塵防水效果,環形進風口的傾斜角度為0°-80°。具體地,第一外殼底端A點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外殼頂端B點的高度,該高度相對機身底部所在水平位置而言,這樣設置環形進風口的入口使得第一外殼能遮擋環形進風口入口的可視位置,以進一步提高環形進風口的防塵防水效果。
優選地,出風口為方形結構,散熱結構設于出風口處。方形結構的出風口便于散熱結構的安裝。
優選地,環形進風口處設有用于顯示攪拌器工作狀態的發光環。發光環發光時能產生一圈光影效果,增加攪拌器的美觀性。進一步優選地,環形進風口處還設有導光鏡,導光鏡用于將發光環的光導出環形進風口。發光環設于導光鏡的上側。
優選地,所述攪拌器還包括與杯體可拆卸連接的刀座,刀座上設有粉碎刀具;刀座側壁上設有凹槽,機身內設有行程開關、連桿及與凹槽匹配的擋板,行程開關用于控制電機轉動,連桿設于行程開關上側并用于控制行程開關,擋板用于遮擋連桿及行程開關;向下按壓杯體時,杯體觸動連桿以控制電機轉動。這樣設置使得使用者憑感覺將擋板置于凹槽內即可完成杯體與機身的盲裝,使用方便,通過用擋板遮擋連桿及行程開關,使得連桿被隱藏,當將杯體與機身分離后,不易發生由于使用者手誤觸連桿導致行程開關下移電機開啟的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品羅創新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品羅創新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650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