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導引頭配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60709.4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792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子竣;曾璞;丁戧;溫鋒;張治旭;石朝驥;胡少沛;王萬祎;孫子泰;余吉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6F11/04 | 分類號: | B66F11/04;B66F7/2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重結構 平臺框架 配重 質心 彈性金屬 角度增加 導引頭 回彈力 前移 彎管 控制技術領域 轉動極限位置 本實用新型 非線性增加 測試誤差 結構使用 零點位置 線性增加 質心測試 裝配誤差 旋轉軸 轉動 測試 幫助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配重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引頭配重結構。該配重結構包括彈性金屬彎管和質心前移配重結構,通過彈性金屬彎管保證平臺框架始終趨向于零點位置,并且隨著旋轉角度增加回彈力成非線性增加,轉動角度越大,回彈力增加比例越大,在轉動極限位置有效防止平臺框架倒臺現象;通過使用質心前移配重結構增加附加力矩,附加力矩隨著旋轉角度增加而線性增加,幫助平臺框架旋轉。該結構使用低精度質心測試設備即可完成測試,有效避免將質心維持在旋轉軸上的高精度配重方法,能夠提高配重效率,并且消除由測試誤差、裝配誤差引起的不合格情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配重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特別適用于導引頭平臺框架的配重結構。
背景技術
導引頭平臺框架有轉動范圍要求,在加速度條件下,一般要求平臺框架質心處于中框旋轉軸線上,盡量消除偏心質量引起的附加力,使平臺框架驅動電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但是由于配重時測試誤差、裝配誤差引起的質心偏差,直接導致了導引頭平臺框架轉動不合格。配重及裝配后質心偏差引起質心過度前移,導致平臺框架倒臺;配重及裝配后偏差引起質心過度后移,導致平臺框架轉動范圍縮小,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因此,配重是關系平臺框架在過載沖擊下是否倒臺及旋轉角度能否滿足轉動范圍要求的重要基礎工序,在平臺框架配重結束后采用加速度試驗驗證配重情況,在平臺框架不倒臺的前提下,需要保證轉動角度范圍具體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目前常用的配重方法為靜平衡架配重或靜平衡機配重,這兩種配重方法都是為了保證質心位置處于旋轉軸線上,去除偏心質量在加速度環境下引起的附加力。為了使質心處于旋轉軸線上,一般選擇精度較高的靜平衡架配重或靜平衡機測試設備,而高精度的測試設備價格高、維護費用高、配重工藝復雜、效率低、產品生產周期長。平臺框架經過高精度配重工序后,由于對外部條件的抗干擾性差,在實際加速度驗證時出現不合格情況,原因在于平臺框架配重工藝狀態與試驗狀態無法保證完全一致,例如:配重時使用的旋轉軸為工藝旋轉軸,與試驗狀態產品軸存在區別;配重時產品線纜放置在工藝旋轉軸孔內,而試驗狀態產品線纜放置在支撐框架上等。
為了提高配重效率及產品合格率,就需要降低測試設備精度、提高產品加速度條件下的試驗結果對質心位置變化的抗干擾性。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導引頭配重結構,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導引頭配重結構,該配重結構包括彈性金屬彎管和質心前移配重結構;其中,
彈性金屬彎管,一端固定在作為內框的旋轉體上,穿過內框旋轉軸后固定在作為中框的支撐框架上,并沿支撐框架的一側穿過中框旋轉軸,最終將另一端固定在作為外框的平臺框架上;
質心前移配重結構,包括設置在支撐框架上的配重塊;相對于加速度方向,配重塊位于內框旋轉軸的前方。
進一步地,彈性金屬彎管通過卡子固定在支撐框架上。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導引頭配重結構,包括彈性金屬彎管和質心前移配重結構,通過彈性金屬彎管保證平臺框架始終趨向于零點位置,并且隨著旋轉角度增加回彈力成非線性增加,轉動角度越大,回彈力增加比例越大,在轉動極限位置有效防止平臺框架倒臺現象;通過使用質心前移配重結構增加附加力矩,附加力矩隨著旋轉角度增加而線性增加,幫助平臺框架旋轉。該結構使用低精度質心測試設備即可完成測試,有效避免將質心維持在旋轉軸上的高精度配重方法,能夠提高配重效率,并且消除由測試誤差、裝配誤差引起的不合格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導引頭配重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彈性金屬彎管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未經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6070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