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供油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58296.6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770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浦衛華;郭立君;趙偉;王昌慶;沈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2M37/00 | 分類號: | F02M37/00;F02M37/04;F02M31/20;F02M6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華律師事務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劉明霞 |
| 地址: | 2011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硫燃油 供油系統 燃油冷卻器 增壓泵 燃油噴射系統 本實用新型 流體連通 試驗平臺 油箱 加壓 高壓油泵 噴射特性 輸送過程 進油口 儲存 試驗 出口 探索 | ||
1.一種供油系統,用于向燃油噴射系統試驗平臺輸送低硫燃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統包括:
油箱,所述油箱用于儲存待供應至所述燃油噴射系統試驗平臺的低硫燃油;
增壓泵,所述增壓泵的入口與所述油箱流體連通,用以對來自所述油箱的所述低硫燃油加壓;以及
燃油冷卻器,所述燃油冷卻器的入口與所述增壓泵的出口流體連通,用以將經過所述增壓泵加壓之后的所述低硫燃油降溫,所述燃油冷卻器的出口與所述燃油噴射系統試驗平臺的高壓油泵的進油口流體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統還包括粘度計,所述粘度計設置于所述燃油冷卻器與所述進油口之間的流體通路上,所述粘度計用以檢測經過所述燃油冷卻器降溫之后的所述低硫燃油的粘度,所述燃油冷卻器設置為根據所述粘度計的檢測結果控制所述低硫燃油的降溫程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冷卻器的出口與所述高壓油泵的所述進油口之間還通過旁通管路可開關地連通,所述旁通管路與所述粘度計并聯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設置有加熱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統還包括第一回油管路,所述第一回油管路分別與所述高壓油泵的回油口和所述增壓泵的入口流體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統還包括第二回油管路,所述第二回油管路分別與所述高壓油泵的噴射器回油口和所述油箱流體連通,所述第二回油管路上設置有回油冷卻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泵的出口與所述油箱之間通過壓力調節閥流體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與所述增壓泵的入口之間的流體通路上設置有粗濾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泵的出口與所述燃油冷卻器之間的流體通路上設置有精濾器。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泵、所述燃油冷卻器和所述粘度計中至少一個的入口和出口分別與流體通路可開關地連通。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統的各部件之間通過供油管路流體連通,所述供油管路采用隔熱包扎處理。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統的底部設置有集油盤,所述集油盤的低點設置有集油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5829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柴油燃油供給系統排空閥
- 下一篇:一種燃油供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