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刻度顯示裝置及其卡扣式歸零調節(jié)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1857764.8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879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苑輝;林賢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信通信系統(tǒng)(中國)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統(tǒng)(廣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統(tǒng)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3/00 | 分類號: | H01Q3/00;H01Q3/06;H01Q3/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lián)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丹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動件 刻度顯示裝置 動力輸出軸 卡扣式 歸零 輸入軸 卡部 扣部 傳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 電機輸出軸 單獨轉動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基站天線 限位配合 軸線方向 錯開 校準 移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刻度顯示裝置及其卡扣式歸零調節(jié)機構,該卡扣式歸零調節(jié)機構包括動力輸出軸、刻度顯示裝置的輸入軸及傳動件,所述動力輸出軸設有卡部,所述傳動件的一端設有扣部,所述傳動件的另一端與所述輸入軸傳動連接、且可沿所述輸入軸的軸線方向來回移動;其中,當所述傳動件處于第一位置時,所述卡部與所述扣部限位配合,使所述動力輸出軸與所述傳動件傳動連接;當所述傳動件處于第二位置時,所述卡部與所述扣部相錯開,使所述動力輸出軸與所述傳動件可分別單獨轉動。該刻度顯示裝置利用卡扣式歸零調節(jié)機構,可以不受基站天線校準步驟的限制,進而可提前將刻度顯示裝置安裝在電機輸出軸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線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刻度顯示裝置及其卡扣式歸零調節(jié)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產品質量的精細化程度及市場需求越來越高,內置電調天線也要像外置電調天線一樣能夠顯示出電下傾角角度。而傳統(tǒng)的歸零調節(jié)技術只能等基站天線校準到位后,利用歸零調節(jié)裝置對刻度顯示裝置進行歸零調整,完成歸零后再將刻度顯示裝置裝配到電機輸出軸上。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刻度顯示裝置及其卡扣式歸零調節(jié)機構,可以不受基站天線校準步驟的限制,進而可提前將刻度顯示裝置安裝在電機輸出軸上。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卡扣式歸零調節(jié)機構,包括動力輸出軸、刻度顯示裝置的輸入軸及傳動件,所述動力輸出軸設有卡部,所述傳動件的一端設有扣部,所述傳動件的另一端與所述輸入軸傳動連接、且可沿所述輸入軸的軸線方向來回移動;其中,當所述傳動件處于第一位置時,所述卡部與所述扣部限位配合,使所述動力輸出軸與所述傳動件傳動連接;當所述傳動件處于第二位置時,所述卡部與所述扣部相錯開,使所述動力輸出軸與所述傳動件可分別單獨轉動。
上述卡扣式歸零調節(jié)機構的使用,實現(xiàn)在基站天線未校準狀態(tài)下的任何一個位置狀態(tài)來裝配刻度顯示裝置;具體的,刻度顯示裝置通過該歸零調節(jié)結構安裝在基站天線上,用于顯示電下傾角的角度,其中動力輸出軸與電機固定傳動連接,輸入軸與刻度盤的指針傳動連接。當基站天線校準到位后,可使傳動件處于第二位置,此時卡部與所述扣部相錯開,所述動力輸出軸與所述傳動件可分別單獨轉動,進而可轉動轉動件帶動輸入軸的轉動來實現(xiàn)指針調零,此過程中不會帶動動力輸出軸的轉動,進而也不會影響基站天線的校準結果;完成調零后,只需使傳動件處于第一位置,此時所述卡部與所述扣部限位配合,所述動力輸出軸與所述傳動件傳動連接,進而實時同步電機的轉動情況來獲得天線下傾角的角度變化。該卡扣式歸零調節(jié)機構可以不受基站天線校準步驟的限制,進而可提前將刻度顯示裝置安裝在電機輸出軸。
下面進一步對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傳動件設有導槽孔,所述輸入軸設有與所述導槽孔止轉滑動配合的導體,所述傳動件通過所述導槽孔套設于所述導體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當所述傳動件處于第一位置時,所述傳動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導體之間設有用于限制所述傳動件沿所述輸入軸的軸線方向移動的限位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傳動件的另一端設有彈性夾扣,所述導體設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與所述彈性夾扣限位配合形成所述限位結構,使所述傳動件處于第一位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夾扣包括至少兩個沿同一周向間隔設置的彈性夾體,所述彈性夾體的自由端設有向內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部為凹設于所述導體上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與所述限位凸起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卡部為設置于所述動力輸出軸的端部的限位齒,所述扣部為設置于所述傳動件的一端的傳動齒;當所述傳動件處于第一位置時,所述限位齒與所述傳動齒限位配合,且所述彈性夾扣與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當所述傳動件處于第二位置時,所述限位齒與所述傳動齒相分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齒為外齒輪,所述傳動齒為與所述外齒輪限位嚙合的內齒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信通信系統(tǒng)(中國)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統(tǒng)(廣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統(tǒng)有限公司,未經京信通信系統(tǒng)(中國)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統(tǒng)(廣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統(tǒng)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577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