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沉淀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56228.6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225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車春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佳星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B01D21/00;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橋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節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淀通道 污水處理沉淀池 本實用新型 螺旋狀 池體 體內 頂部設置 進料管道 螺旋外圓 螺旋中心 排出管道 污水沉淀 清液排 流道 淤泥 沉淀 路程 均衡 占據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的污水處理沉淀池,包括池體,所述池體內設置有螺旋狀的沉淀通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外圓處連接有進料管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中心處的頂部設置有清液排出管道,所述沉淀通道末端的底部設置有淤泥排出管道;所述池體為圓形或者多邊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效的污水處理沉淀池,在池體內設置螺旋狀的沉淀流道,如此在有限的空間內盡量擴展污水沉淀流過的路程,如此一方面無需占據較大的空間,另一方面也無需過長的靜置時間,由此確定時間與空間的均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的污水處理沉淀池。
背景技術
沉淀池是污水處理裝置中的重要設備,其用于將清液和淤泥相分離,現有技術中為了提升沉淀效率,主要采用的技術手段為較長的靜置時間或者較大的沉淀空間,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5252616U,授權公告日為2016年5月25日,名稱為《大跨度污水處理沉淀池》的實用新型專利,其就通過大尺寸的池體來實現沉淀效率的提升。
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較長的靜置時間降低了污水凈化的效率,而較大的沉淀空間則對設備占據的空間提出了要求,現有技術難以做到兩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的污水處理沉淀池,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的污水處理沉淀池,包括池體,所述池體內設置有螺旋狀的沉淀通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外圓處連接有進料管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中心處的頂部設置有清液排出管道,所述沉淀通道末端的底部設置有淤泥排出管道;
所述池體為圓形或者多邊形。
上述的污水處理沉淀池,所述沉淀通道內上部設置有蓋板,在污水的流動方向上,所述進料通道的排料口與所述蓋板的起始端與具有一預留間距,所述預留間距的尺寸大于五米;
所述蓋板的上方設置有浮渣抽取機構。
上述的污水處理沉淀池,所述蓋板上位于所述螺旋中心處的部分上設置有貫穿連通孔。
上述的污水處理沉淀池,在所述沉淀通道的中后段,所述沉淀通道的中部設置有隔板,所述清液排出通道設置于所述隔板的上方;
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中心處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還設置有回水管道的進水口,所述回水管道排水口位于所述進料管道的下方。
上述的污水處理沉淀池,在所述污水的流動方向上,所述隔板的高度依次下降;
在所述污水的流動方向上,所述沉淀通道的底壁高度依次下降。
上述的污水處理沉淀池,所述沉淀通道內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設置有污泥推動機構。
上述的污水處理沉淀池,所述沉淀通道上中心部位的池壁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連通所述池壁兩側的空間,所述通孔位于的孔壁不高于所述沉淀通道底壁20cm。
上述的污水處理沉淀池,所述通孔的底壁與相連的所述沉淀通道的底壁處于同一高度上;
所述沉淀通道中與所述通孔相連的底壁為斜面,所述斜面連接所述通孔的一端低于遠離所述通孔的一端。
上述的污水處理沉淀池,在污水的流動方向上,所述沉淀通道的寬度逐漸變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效的污水處理沉淀池,在池體內設置螺旋狀的沉淀流道,如此在有限的空間內盡量擴展污水沉淀流過的路程,如此一方面無需占據較大的空間,另一方面也無需過長的靜置時間,由此確定時間與空間的均衡。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佳星環??萍加邢薰?,未經山東佳星環??萍加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562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嵌入式連接斜板沉淀設備
 - 下一篇:一種箱體內斜面自流排渣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