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繼電器鋰電池管理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51194.1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909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彭旭華;樊朝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旭華 |
| 主分類號: | H01M10/42 | 分類號: | H01M10/42;H01M10/48;H01H50/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翁德億 |
| 地址: | 40000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繼電器 過充 鋰電池 過放 充電二極管 充放電電路 放電二極管 監測電路 本實用新型 管理保護 過放保護 控制電路 雙繼電器 鋰電池組 正負極 并聯 繼電器串聯 正極 充電功能 動力電池 放電功能 負極連接 過充保護 正極連接 負極 串并聯 保留 儲能 電芯 監測 自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繼電器鋰電池管理保護裝置,包括監測電路、控制電路、過充繼電器、過放繼電器、充電二極管和放電二極管;過充繼電器和過放繼電器串聯在鋰電池組的充放電電路中,監測電路用于監測鋰電池組中每支電芯的電壓,控制電路的一端與監測電路連接,另一端分別與過充繼電器和過放繼電器連接;放電二極管與過充繼電器并聯,放電二極管的正負極分別與充放電電路的負極和正極連接;充電二極管與過放繼電器并聯,充電二極管的正負極分別與充放電電路的正極和負極連接。本實用新型可對鋰電池提供有效的過充和過放保護,可實現鋰電池的自由串并聯,在過充保護時保留放電功能,在過放保護時保留充電功能,特別適用于動力電池和儲能站中。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鋰電池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繼電器鋰電池管理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動力鋰離子電池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各種設備當中,包括汽車、UPS、電力儲能、野外用電。其具有容量大,體積小的優點,是目前電池市場的主流。由于鋰電池由若干個電芯串聯而成,受其物理特性的限制,每個電芯在充放電時無法做到完全一致,因此極易出現一致性偏差的問題,這就極有可能使得鋰電池在使用時,其內部的某個或某幾個電芯出現過充或過放的情況。
而過充和過放則是鋰離子電池應用中的兩個重大安全隱患。鋰電池過充會導致正極材料結構變化,造成容量損失,而其分解放氧與電解液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電池劇烈升溫,最壞的結果自然就是發生爆炸。鋰電池過放可能會給電池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特別是大電流過放,或反復過放對電池影響更大。一般而言,過放電會使電池內壓升高,正負極活性物質可逆性受到破壞,即使充電也只能部分恢復,容量也會有明顯衰減。因此,鋰電池必須強制安裝一個能夠進行過充和過放保護的保護裝置,這也是動力鋰電池應用的主要技術難點之一。
在手機、小型電動工具等應用領域,通常采用MOSFETs、IGBT等半導體開關作為鋰電池的過充過放保護裝置。當鋰電池的電壓達到過充電壓或降至過放電壓時,MOSFETs、IGBT等半導體開關隨即切斷電池的充放電回路,電池停止充放電,以被保證電池的安全運行。雖然MOSFETs、IGBT等半導體開關具有應用靈活,動作迅速等優點,但目前的MOSFETs、IGBT等半導體器件存在壽命短、穩定性差、抗干擾能力弱、耐電流沖擊能力弱、抗高壓浪涌能力弱、自身發熱嚴重等問題,因此使用半導體開關的鋰電池無法實現自由串并聯,進而也無法應用于如電動汽車,超級能源包,甚至于電力儲能站中,傳統的做法是將電池集中管理控制在一個大型的繼電器下,導致成本高,熱管理難度高,嚴重限制了鋰電池的標準化推廣。
目前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自帶均衡功能的鋰電池物理保護器。這些物理保護器雖然在性能上大大優于半導體開關,具備了耐高壓,抗浪涌等特點,可以實現鋰電池的自由串并聯,十分適用于動力鋰電池。但由于該種物理保護器的內部采用只有一個觸發開關,這就意味著一旦該物理保護器被觸發,則整組鋰電池的充放電電路就會全部斷開,鋰電池組的充電和放電功能全部失去,用戶只能等待物理保護器中的能量均衡裝置對鋰電池進行能量均衡,而無法進行人工干預,這就使得動力電池或者電力儲能站無法盡快恢復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鋰電池管理和保護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繼電器鋰電池管理保護裝置,可對鋰電池提供有效的過充和過放保護,以實現鋰電池的自由串并聯,并最終應用于動力電池甚至電力儲能站中。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旭華,未經彭旭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511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