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上呼吸道開放專用充氣式雙下頜托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49725.3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963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紀維;陳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紀維;陳嘉 |
| 主分類號: | A61M16/00 | 分類號: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李立藏 |
| 地址: | 225603 江蘇省揚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頜 下頜托 充氣氣囊 充氣球 上呼吸道 移動功能 直線滑塊 充氣式 內套管 氣囊座 托舉器 抬起 下端 本實用新型 病人呼吸道 滑動連接 停止操作 一端連接 直線導軌 止動螺絲 滑動 充氣管 外套管 移動 充氣 通暢 升高 開放 軌道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上呼吸道開放專用充氣式雙下頜托舉器,通過直線導軌和直線滑塊的滑動連接,實現直線滑塊的滑動,進而實現氣囊座的移動功能,進一步帶動充氣氣囊的移動功能,使得一號下頜托和二號下頜托緊密接觸后實現托下頜的作用,氣囊座在移動至相應位置時,利用軌道止動螺絲將其固定,使其不再移動;內套管的下端連接充氣氣囊后插入外套管中,另一端與下頜托連接,充氣管一端連接在充氣氣囊的下端一側,另一端與充氣球連接,使用時,醫務人員首先將下頜托放置在病人的下頜下,然后操作充氣球,向充氣氣囊內充氣,下頜托隨內套管的升高,把病人的下頜抬起,當下頜抬起病人呼吸道通暢后,停止操作充氣球。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下頜托舉器,尤其是涉及一種上呼吸道開放專用充氣式雙下頜托舉器。
背景技術
全身麻醉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全麻誘導期間,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充分氧供,往往需要麻醉者托起病人下頜,維持氣道通暢,同時將面罩加壓扣于患者面部,實施輔助通氣。現有的麻醉操作往往由麻醉醫生手動完成,存在以下不足:1、托下頜、扣面罩通常需持續3~5分鐘,時間長,體力損耗大,特別對于女性從業者倍感吃力,而且麻醉醫生站在患者頭部身體前傾位用力托舉可能引發或加重腰椎間盤突出,嚴重危害麻醉醫生的身體健康;2、占用人力,特別在我國目前手術床位與麻醉醫生配比嚴重不足,麻醉醫生人數嚴重短缺的情況更顯突出;3、下頜托舉效果因人而異、效果不確切,無法實現標準化操作。
針對目前全麻誘導過程中需要醫生依靠雙手對患者實施扣面罩、托下頜以開放氣道、輔助通氣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調節型充氣式扣面罩、托下頜裝置,能夠在為患者麻醉通氣時方便地開放氣道,提供高插管質量的全麻下頜托架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麻醉技術領域應用的基礎上,為治療過程中下頜的托舉提供一種輔助功能,設計一種上呼吸道開放專用充氣式雙下頜托舉器,從而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上呼吸道開放專用充氣式雙下頜托舉器,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所述固定底座為相互平行設置,所述固定底座上端安裝有直線導軌,所述直線導軌上端安裝有兩個直線滑塊,每個所述直線滑塊上端均固定設有氣囊座,每個所述氣囊座內側均固定連接有外套管,每個所述外套管內部均插有充氣氣囊,每個所述充氣氣囊上端均連接有內套管,每個所述內套管上端均連接有下頜托,所述下頜托包括一號下頜托和二號下頜托,所述充氣氣囊下端一側連通設有充氣管,所述充氣管遠離充氣氣囊一端連通設有充氣球。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直線導軌和直線滑塊為滑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直線導軌上端開設有若干均勻設置的螺絲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每個所述氣囊座上端均安裝有面罩固定掛鉤和軌道止動螺絲,所述軌道止動螺絲位于面罩固定掛鉤一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軌道止動螺絲和螺絲孔為螺紋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充氣管上安裝有充氣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紀維;陳嘉,未經紀維;陳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497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