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田鉆修井防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45627.2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348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凱;王樹強;徐鳳軍;方群;羅佳豐;陳崇斌;李廣;濮孟蕾;李建軍;楊偉偉;余海波;杜勇;劉熙光;于長生;王音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06 | 分類號: | E21B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周子軼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擋板 膠圈 出液口 油田鉆修井 防噴裝置 流道 驅動機構 向下移動 進液口 殼體 本實用新型 傳感機構 擋板運動 氣缸停止 向下擠壓 堵塞 翻轉 井噴 傳感器 活塞桿 進液管 向內 油液 流出 隔離 伸出 移動 申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田鉆修井防噴裝置,包括:殼體;設置在所述殼體上的流道,所述流道具有進液口和出液口;設置在所述流道上的傳感機構;設置在流道內的擋板和膠圈;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能根據所述傳感器驅使所述擋板運動,并且能使所述擋板抵住所述膠圈,以使所述擋板和所述膠圈將所述進液口和所述出液口隔離。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油田鉆修井防噴裝置,當發生井噴現象時,控制所述活塞桿伸出推動所述擋板向下移動,所述擋板向下移動的過程中堵塞所述出液口,當所述擋板與所述膠圈接觸后向下擠壓所述膠圈,所述膠圈向內翻轉堵塞所述進液管,然后所述氣缸停止移動避免所述擋板回升,從而防止油液繼續從所述出液口流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開采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油田鉆修井防噴裝置。
背景技術
油井開采過程中,套管是保證油氣井正常生產的必要設施,而油井因各種原因造成套管損壞的現象經常發生,因此修復油井套管是修井工藝中的關鍵部分,套管損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套管縮徑,即油井的套管內徑變小了,致使下井工具通不過去,油井無法正常生產;二是套管破裂,即油井的套管破裂成縫或洞,造成地層砂子大量涌入井內,使油氣井停產;三是套管錯位、斷開,有的井套管會折斷,且上下斷口錯開。目前油田在實際修井過程中,要對套管進行修復則需先將油管取出,但是下吊卡起吊油管時,容易對油管頭四通的密封鋼圈槽產生磕碰,損壞密封鋼圈槽,同時由于井下的殘余壓力,時常發生天然氣或者原油泄漏,甚至出現井涌、井噴現象,給修井生產帶來嚴重的安全事故隱患,是油田修井作業過程中始終難以解決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的修井防噴器大多是手動啟動的,安裝和操作時很麻煩,影響正常的維修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油田鉆修井防噴裝置,其可以在發生井噴時自動進行密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田鉆修井防噴裝置,包括:殼體;設置在所述殼體上的流道,所述流道具有進液口和出液口;設置在所述流道上的傳感機構;設置在流道內的擋板和膠圈;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能根據所述傳感器驅使所述擋板運動,并且能使所述擋板抵住所述膠圈,以使所述擋板和所述膠圈將所述進液口和所述出液口隔離。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上的氣缸、設置在所述氣缸內的活塞以及與所述活塞連接并且伸入所述殼體內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與所述擋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傳感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出液口處的流速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傳感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進液口處的壓力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能驅使所述擋板朝向或遠離所述進液口的方向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擋板的外緣設置有能與所述殼體的內側壁密封的密封圈。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采用球鐵材料一體鑄造成型,所述殼體的內壁經過車削拋光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流速傳感器鑲嵌在所述出液口內部并通過螺釘固定,所述流速傳感器為電子計量器。
進一步地,所述膠圈為環形結構,所述膠圈被抵觸的部分向內彎曲,所述膠圈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殼體內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膠圈被抵觸的部分位于所述進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擋板與所述殼體內壁之間的間隙不超過0.2mm。
進一步地,所述壓力傳感器鑲嵌在所述進液口內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油田鉆修井防噴裝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傳感機構和所述驅動機構電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456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