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產養殖用曝氣增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45569.3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533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浩歌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浩歌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3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布料管 集料管 連通 中空纖維超濾膜 輸氣管道 輸水管道 曝氣增氧裝置 輸出管道 輸入管道 三通閥 養殖池 風機 通孔 水產養殖 水泵 本實用新型 傳統曝氣 密封連通 增氧裝置 銹蝕 富氧水 水接觸 碎化 密封 伸出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產養殖用曝氣增氧裝置,其包括水泵、風機、三通閥、輸氣管道、輸水管道、布料管、中空纖維超濾膜、集料管、輸入管道和輸出管道,布料管和集料管兩端均密封,布料管和集料管一側邊均開設若干個通孔,中空纖維超濾膜兩端分別密封連通在布料管和集料管的通孔上,通過將布料管和集料管固定在養殖池兩側,輸入管道一端與布料管連通,另一端通過三通閥分別與輸氣管道和輸水管道連通,輸氣管道另一端與風機連通,輸水管道另一端與水泵連通,集料管與伸出養殖池的輸出管道連通。采用中空纖維超濾膜進行氣體碎化,氣泡體積較小,分布更加均勻,與水接觸更充分,使之更好地溶于水形成富氧水,裝置解決了傳統曝氣增氧裝置的銹蝕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水產養殖用曝氣增氧裝置,特別是海水養殖過程。
背景技術
在水產養殖中,養殖池中的溶解氧含量是水質好壞的重要指標,對于養殖動物具有決定性影響。水體缺氧會導致養殖的魚蝦等輕則出現浮頭,嚴重時泛池窒息死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傳統的工廠化養魚池中多采用帶孔布氣管或沙粒棒曝氣方式,其主體結構多采用鐵件來制作,因易被銹蝕而影響其使用壽命;布氣管或沙粒棒在池內分布不合理,常出現氣泡大小、分布不均勻,影響了增氧效果;由于布置過于集中或分散,造成池中死角太多,影響了養殖效果。專利ZL200620010815.9公開了一種養魚池曝氣釋放器,由布氣管、底座、罩體三部分組成,主體采用塑料材質,抗腐結實,且能產生輕微渦流,加速魚類代謝廢物排放,但該裝置占地面積大。專利ZL201320168923.9在養魚池底排布帶有微孔的布氣裝置,該裝置布氣均勻,但主體部件采用不銹鋼材料,存在腐蝕隱患。各式增氧機雖能達到增氧、攪水、曝氣的目的,但設備復雜、能耗較高。
中空纖維超濾膜的直徑通常在200~2500μm,壁厚約300μm,膜孔徑在1~100nm,截留分子量一般為2-500kDa,將其用于海水預處理,具有下列優點:①能夠截留海水中的固體懸浮物、膠體、微小細菌和病毒,且超濾出水水質穩定,不受原海水水質變化的影響;②可取代傳統預處理工藝中的多個步驟,空間利用率高,與傳統預處理工藝相比,可節省約50%的空間,且操作工藝簡單可靠,管理方便;③ 減少了傳統預處理中化學藥劑對環境的影響。此外,借助于其微細孔結構,可以將氣體分散成微小氣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局限和不足,為水產養殖提供一種運行維護成本低、提高增氧效果、及時補充海水且抗腐結實、制作簡便的曝氣增氧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具體實施的:
一種水產養殖用曝氣增氧裝置,包括水泵、風機、三通閥、輸氣管道、輸水管道、布料管、中空纖維超濾膜、集料管、輸入管道和輸出管道,布料管和集料管兩端均密封,布料管和集料管一側邊均開設若干個通孔,中空纖維超濾膜兩端分別密封連通在布料管和集料管的通孔上,通過將布料管和集料管固定在養殖池兩側實現中空纖維超濾膜在養殖池底部水平放置,輸入管道一端與布料管連通,另一端通過三通閥分別與輸氣管道和輸水管道連通,輸氣管道另一端與風機連通,輸水管道另一端與水泵連通,集料管與伸出養殖池的輸出管道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輸氣管道、輸水管道、三通閥、布料管、集料管、輸出管道、輸入管道及相應的連接件均采用塑料材質,表面光滑,減少了污物的附著,尤其是解決了銹蝕的問題。
進一步地,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選用熱致相分離法制備的機械強度高、耐污染性能好的超濾膜,材質可選用聚偏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砜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孔徑在0.001~0.1μm,由其曝氣所產生的氣泡大小均一穩定,即該裝置的曝氣供氧量精確可調,可根據不同養殖池的耗氧需求選擇合適的膜孔徑及膜絲排布密度。
進一步地,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均勻地排布在養魚池底部,不存在曝氣死角,且氣泡在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長,進一步增加了溶氧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浩歌,未經王浩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455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