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鏟機行位自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44825.7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571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強;何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3 | 分類號: | B29C45/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謝偉 |
| 地址: | 51811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鏟機 凸臺 行位 支撐臺 反鏟 滑塊 通孔 自鎖裝置 動力機構 連接端 支撐端 擋塊 合模 開模 本實用新型 注射壓力 注塑模具 底端面 頂端面 錯開 底面 頂面 塑膠 溢出 配合 穿過 支撐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鏟機行位自鎖裝置,包括鏟機、滑塊、動力機構、反鏟擋塊,鏟機的頂面設有第一凸臺,鏟機的底面設有第二凸臺,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在鏟機行位垂直方向上錯開;滑塊上設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頂端面設有合模支撐臺,第一通孔的底端面設有開模支撐臺,鏟機穿過第一通孔,第一凸臺與合模支撐臺相配合,第二凸臺與開模支撐臺相配合;鏟機具有反鏟支撐端、連接端,連接端與動力機構連接,反鏟支撐端通過鏟機行位支撐在反鏟擋塊上。該鏟機行位自鎖裝置解決了注塑模具在注射壓力比較大時,滑塊也不會后退,從而保證了滑塊的位置,防止塑膠溢出型腔。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鏟機行位自鎖裝置。
背景技術
行位是指動模跟定模分離之前,提前從注塑件中抽離的機械活動部件,其運動方向具有垂直于動模和定模運動方向的分量。
工作中行位需要自鎖或開啟,行位的自鎖機構包括自鎖塊和擋塊,自鎖塊的往復移動使行位自鎖或開啟,擋塊用于限定自鎖塊的移動行程,現有技術中行位的這種自鎖或開啟是采用專用的油缸或者是電動的機構,結構復雜、制造成本比較高,并且在成型機臺上需要有附屬機構匹配,成型周期也比較長;若是采用普通機械結構的自鎖塊則容易產生溢膠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鏟機行位自鎖裝置,該鏟機行位自鎖裝置解決了注塑模具在注射壓力比較大時,滑塊也不會后退,從而保證了滑塊的位置,防止塑膠溢出型腔。
其技術方案如下:
鏟機行位自鎖裝置,包括鏟機、滑塊、動力機構、反鏟擋塊,所述鏟機的頂面設有第一凸臺,所述鏟機的底面設有第二凸臺,所述第一凸臺與所述第二凸臺在鏟機行位垂直方向上錯開;
所述滑塊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頂端面設有合模支撐臺,所述第一通孔的底端面設有開模支撐臺,所述鏟機穿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臺與所述合模支撐臺相配合,所述第二凸臺與所述開模支撐臺相配合;
所述鏟機具有反鏟支撐端、連接端,所述連接端與動力機構連接,所述反鏟支撐端通過鏟機行位支撐在所述反鏟擋塊上。
所述第一凸臺的兩側分別具有第一過渡斜面,所述第一凸臺兩側的第一過渡斜面相對于鏟機行位垂直方向上對稱,所述第一過渡斜面與所述第一凸臺連接的鏟機頂面的夾角為25度至45度。
所述第一凸臺為兩個,所述合模支撐臺為兩個,兩個所述合模支撐臺分別設在所述第一通孔頂端面的兩端,兩個所述第一凸臺與兩個所述合模支撐臺相配合。
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具有推桿,所述鏟機的反鏟支撐端與所述推桿連接。
所述鏟機的反鏟支撐端底面上設有反鏟凸臺,所述開模支撐臺包括第一開模支撐臺、第二開模支撐臺,所述反鏟凸臺通過鏟機行位支撐在所述反鏟擋塊上,所述反鏟凸臺、第二凸臺分別與所述第一開模支撐臺、第二開模支撐臺相配合。
所述第二凸臺的兩側分別具有第二過渡斜面,所述第二凸臺兩側的第二過渡斜面相對于鏟機行位垂直方向上對稱,所述反鏟凸臺靠近第二凸臺的一側具有第三過渡斜面,所述第二過渡斜面、第三過渡斜面分別與所述反鏟凸臺、第二凸臺連接的鏟機底面的夾角為25度至45度。
所述第一開模支撐臺、第二開模支撐臺分別設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底端面兩端,所述反鏟凸臺、第二凸臺與所述第一開模支撐臺、第二開模支撐臺相配合。
所述反鏟擋塊上設有反鏟凹槽,所述反鏟凸臺與所述反鏟凹槽相配合。
需要說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體的數量及順序,僅僅是用于對名稱的區分。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或原理進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歐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448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行位二次脫模機構
- 下一篇:微發泡注塑模具排氣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