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血栓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40697.9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259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晶磊;李梅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晶磊 |
| 主分類號: | A61F2/01 | 分類號: | A61F2/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 地址: | 05008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濾網 血栓保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 顯影標記 導入頭 導絲 橢球形結構 斑塊脫落 多孔薄膜 介入治療 空白結構 腦栓塞 腦血管 頭端 遠端 植入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血栓保護裝置,是由一個帶有傘狀濾網的導絲構成,所述傘狀濾網支撐于Z型骨架上,所述傘狀濾網呈橢球形結構,上部為多孔薄膜,下部為空白結構,所述導絲的頭端設置有導入頭,所述導入頭與傘狀濾網之間設置有顯影標記,所述傘狀濾網的尾部也設置有顯影標記;本實用新型的血栓保護裝置在介入治療過程中,可以預先植入,避免斑塊脫落流向腦血管遠端,可減少腦栓塞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血栓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在腦血管介入治療過程中,如頸動脈支架成型術、動脈瘤彈簧圈栓塞術、極性血栓取栓術中,潛在的風險是病變部位在介入治療的過程中發生斑塊脫落,這種情況一旦出現,輕則容易形成腦血栓,造成局部癱瘓,重則有生命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腦血栓介入治療中的血栓保護裝置,所述血栓保護裝置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血栓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栓保護裝置是由一個帶有傘狀濾網的導絲構成,所述傘狀濾網支撐于Z型骨架上,所述傘狀濾網呈橢球形結構,上部為多孔薄膜,下部為空白結構,所述導絲的頭端設置有導入頭,所述導入頭與傘狀濾網之間設置有顯影標記,所述傘狀濾網的尾部也設置有顯影標記。
進一步的,所述多孔薄膜為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上開有圓形孔。
進一步的,所述圓形孔的孔徑為100μm,孔距為0.12~0.2mm。
進一步的,所述Z型骨架為Z型NiTi骨架。
進一步的,所述導絲外徑為0.35mm,所述傘狀濾網的外徑尺寸為3~8mm。
進一步的,所述導絲的頭端為彈簧頭。
本實用新型的血栓保護裝置在介入治療過程中,可以預先植入,避免斑塊脫落流向腦血管遠端,可減少腦栓塞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血栓保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Z型支架,2-傘狀濾網,3-導入頭,4-導絲的頭端,5-顯影標記,6-導絲近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血栓保護裝置是由一個帶有傘狀濾網2的導絲構成,所述傘狀濾網2支撐于Z型骨架1上,所述Z型支架1增加了血栓保護裝置的彈性和支撐力,可以使傘狀濾網2與血管壁緊密接觸防止血栓漏過,所述傘狀濾網2呈橢球形結構,上部為多孔薄膜,直接成型在Z型支架上,有牢固的連接強度,起過濾栓子的作用,下部為空白結構,血流可自由通過,所述導絲的頭端4設置有導入頭3,所述導入頭3與傘狀濾網2之間設置有顯影標記5,所述傘狀濾網2的尾部也設置有顯影標記5。
具體實施時,所述多孔薄膜為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上開有圓形孔。
優選的,所述圓形孔的孔徑為100μm,基本可以把脫落物濾住,孔距為0.12~0.2mm,主要考慮聚氨酯膜的強度,孔距太小,空間可能被濾住物扯破,孔距太大孔數過少會增加全部杜塞的風險。
具體實施時,所述Z型骨架1為Z型NiTi骨架。
優選的,所述Z型支架1采用超彈NiTi形狀記憶合金管材。
具體實施時,所述導絲外徑為0.35mm,所述傘狀濾網2的外徑尺寸為3~8mm。
具體實施時,所述導絲的頭端4為彈簧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晶磊,未經劉晶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4069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