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晶電視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1840290.6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601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劍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64 | 分類號: | H04N5/6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框 柔性線路板 液晶電視 液晶面板 膠框組件 相對移動 本實用新型 產品合格率 相對兩側 抵接 疊設 劃傷 容納 測試 運輸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液晶電視,該液晶電視通過將膠框組件設置為第一膠框和第二膠框,第二膠框疊設于第一膠框,COF柔性線路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液晶面板和PCB板,在對液晶電視進行運輸或測試時,由于液晶面板連接有COF柔性線路板的相對兩側分別與第一膠框和第二膠框固定連接,第一膠框與第二膠框之間形成有間隙,PCB板和COF柔性線路板容納于間隙內,PCB板遠離液晶面板的表面與第一膠框抵接,使得液晶面板與膠框組件之間形成為一體,兩者不會產生相對移動,進而COF柔性線路板和膠框組件也不會有相對移動,使COF柔性線路板不會被磨傷或劃傷,從而提高了產品合格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晶電視。
背景技術
目前,液晶電視占據主要電視市場,液晶面板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液晶面板像素驅動所需要的電荷以及控制信號,都來自于外接的PCB板(印刷電路板),需經過COF(Chip OnFilm,驅動IC柔性線路板)柔性電路板傳輸到液晶面板中,COF柔性電路板連接液晶面板和PCB板,用于將PCB產生的信號傳輸至液晶面板。現(xiàn)有的PCB板與膠框固定連接,液晶面板與膠框抵接,當液晶面板在運輸過程中或做振動測試和跌落測試時,由于液晶面板與膠框之間限位不準,兩者會產生相對移動,使COF柔性電路板被帶動,容易造成COF柔性電路板損壞,導致液晶面板容易出現(xiàn)亮線和信號異常,產品不良率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液晶電視,旨在避免COF柔性電路板被損壞,提高產品合格率。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液晶電視,包括:
液晶面板;
PCB板;
COF柔性線路板,所述COF柔性線路板的兩端分別與液晶面板和PCB板連接;及
膠框組件,所述膠框組件包括第一膠框和疊設于所述第一膠框的第二膠框,所述第一膠框與第二膠框之間形成有間隙,所述PCB板和COF柔性線路板均容納于所述間隙,且所述液晶面板連接有COF柔性線路板的相對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膠框和第二膠框固定連接,所述PCB板遠離所述液晶面板的表面與所述第一膠框抵接。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膠框朝向所述第二膠框的表面凸設有限位件,所述第二膠框設有與所述間隙連通的容納槽,所述PCB板容納于所述容納槽內,所述第一膠框部分容納于所述容納槽內,且所述限位件與所述第二膠框抵接,所述液晶面板與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第一膠框容納于所述容納槽內的部分與所述PCB板抵接。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膠框包括第一側板和與第一側板呈夾角連接的第二側板,所述限位件相鄰的兩側分別與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連接,所述第一側板容納于所述容納槽,且所述PCB板與所述第一側板抵接。
優(yōu)選的,所述容納槽的槽壁開設有與所述容納槽連通的開口,所述開口正對所述PCB板設置。
優(yōu)選的,所述液晶面板連接有COF柔性線路板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膠框和第二膠框膠粘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膠框組件還包括第三膠框,所述第三膠框和所述第一膠框/第二膠框分別設于所述液晶面板的相對兩側,用于對液晶面板進行固定。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三膠框設有凹槽,所述液晶面板遠離所述第一膠框/第二膠框的一端容納于所述凹槽,且與所述凹槽的槽壁抵接。
優(yōu)選的,所述膠框組件還包括第四膠框,所述第四膠框位于所述第一膠框/第二膠框和第三膠框之間,并與所述液晶面板的一側連接,所述第一膠框、第二膠框、第三膠框和第四膠框共同固定所述液晶面板。
優(yōu)選的,所述液晶電視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具有一容納腔,所述液晶面板、PCB板、COF柔性線路板和膠框組件均容納于所述容納腔,所述第一膠框、第二膠框和第三膠框均與所述容納腔的內壁抵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402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