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縱向、轉動剛度自約束及自平衡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38535.1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860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健彬;鄭愚;李春紅;李榮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2 | 分類號: | G01N3/02;G01N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撐鋼梁 轉動約束 拉板組件 縱向約束 鋼梁 自平衡試驗裝置 本實用新型 自約束 裝設 轉動 轉動約束剛度 安裝方便 大小調節 試驗裝置 后端部 前端部 自動化 試驗 | ||
1.一種縱向、轉動剛度自約束及自平衡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別呈豎向布置且分別沿著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左側支撐鋼梁(11)、右側支撐鋼梁(12),左側支撐鋼梁(11)位于右側支撐鋼梁(12)的左端側且左側支撐鋼梁(11)與右側支撐鋼梁(12)正對間隔布置,左側支撐鋼梁(11)的上端面與右側支撐鋼梁(12)的上端面水平平齊布置,左側支撐鋼梁(11)的下端面與右側支撐鋼梁(12)的下端面水平平行布置;
左側支撐鋼梁(11)與右側支撐鋼梁(12)之間裝設有前側鋼梁拉板組件(21)、位于前側鋼梁拉板組件(21)后端側且與前側鋼梁拉板組件(21)間隔布置的后側鋼梁拉板組件(22);前側鋼梁拉板組件(21)包括有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右側支撐鋼梁(12)下端側且沿著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前側下端鋼梁拉板(211)以及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右側支撐鋼梁(12)上端側且沿著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位于前側下端鋼梁拉板(211)的正上方,前側下端鋼梁拉板(211)的左端部、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的左端部分別延伸至左側支撐鋼梁(11)的左端側,前側下端鋼梁拉板(211)的右端部、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的右端部分別延伸至右側支撐鋼梁(12)的右端側,左側支撐鋼梁(11)的上端面于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的正下方搭放有呈豎向布置的前側左端立柱(213),右側支撐鋼梁(12)的上端面于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的正下方搭放有呈豎向布置的前側右端立柱(214),前側左端立柱(213)與前側右端立柱(214)等高布置;前側下端鋼梁拉板(211)的左端部與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的左端部通過呈豎向布置的螺栓連接,前側下端鋼梁拉板(211)的右端部與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的右端部也通過呈豎向布置的螺栓連接,前側左端立柱(213)卡緊于左側支撐鋼梁(11)與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之間,前側右端立柱(214)卡緊于右側支撐鋼梁(12)與前側上端鋼梁拉板(212)之間;
后側鋼梁拉板組件(22)包括有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右側支撐鋼梁(12)下端側且沿著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后側下端鋼梁拉板(221)以及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右側支撐鋼梁(12)上端側且沿著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位于后側下端鋼梁拉板(221)的正上方,后側下端鋼梁拉板(221)的左端部、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的左端部分別延伸至左側支撐鋼梁(11)的左端側,后側下端鋼梁拉板(221)的右端部、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的右端部分別延伸至右側支撐鋼梁(12)的右端側,左側支撐鋼梁(11)的上端面于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的正下方搭放有呈豎向布置的后側左端立柱(223),右側支撐鋼梁(12)的上端面于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的正下方搭放有呈豎向布置的后側右端立柱(224),后側左端立柱(223)與后側右端立柱(224)等高布置;后側下端鋼梁拉板(221)的左端部與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的左端部通過呈豎向布置的螺栓連接,后側下端鋼梁拉板(221)的右端部與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的右端部也通過呈豎向布置的螺栓連接,后側左端立柱(223)卡緊于左側支撐鋼梁(11)與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之間,后側右端立柱(224)卡緊于右側支撐鋼梁(12)與后側上端鋼梁拉板(222)之間;
左側支撐鋼梁(11)的前端部與右側支撐鋼梁(12)的前端部之間裝設有位于前側鋼梁拉板組件(21)前端側的前側轉動約束組件(31)、位于前側轉動約束組件(31)前端側的前側縱向約束組件(41),左側支撐鋼梁(11)的后端部與右側支撐鋼梁(12)的后端部之間裝設有位于后側鋼梁拉板組件(22)后端側的后側轉動約束組件(32)、位于后側轉動約束組件(32)后端側的后側縱向約束組件(42);前側轉動約束組件(31)包括有前側試件支承板(311)以及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右側左側鋼梁上端側且沿著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前側油缸安裝板(312),前側油缸安裝板(312)位于前側試件支承板(311)的正上方,前側油缸安裝板(312)的左端部延伸至左側支撐鋼梁(11)的左端側且前側油缸安裝板(312)的右端部延伸至右側支撐鋼梁(12)的右端側,前側試件支承板(311)包括有呈“n”形狀的前側支承板主體(3111),前側支承板主體(3111)包括有呈水平橫向布置且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與右側支撐鋼梁(12)之間的前側試件支承部(31111),前側支承板主體(3111)的左端部焊裝有朝左側水平延伸至左側支撐鋼梁(11)左端側的前側支承板左端連接部(3112),前側支承板主體(3111)的右端部焊裝有朝右側水平延伸至右側支撐鋼梁(12)右端側的前側支承板右端連接部(3113),前側試件支承板(311)的前側支承板左端連接部(3112)與前側油缸安裝板(312)的左端部通過呈豎向布置的螺栓連接,前側試件支承板(311)的前側支承板右端連接部(3113)與前側油缸安裝板(312)的右端部也通過呈豎向布置的螺栓連接;前側油缸安裝板(312)上表面的中間位置螺裝有上下動作的前側轉動約束油缸(313),前側轉動約束油缸(313)的活塞桿穿過前側油缸安裝板(312)并延伸至前側油缸安裝板(312)的下端側;
后側轉動約束組件(32)包括有后側試件支承板(321)以及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右側左側鋼梁上端側且沿著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后側油缸安裝板(322),后側油缸安裝板(322)位于后側試件支承板(321)的正上方,后側油缸安裝板(322)的左端部延伸至左側支撐鋼梁(11)的左端側且后側油缸安裝板(322)的右端部延伸至右側支撐鋼梁(12)的右端側,后側試件支承板(321)包括有呈“n”形狀的后側支承板主體(3211),后側支承板主體(3211)包括有呈水平橫向布置且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與右側支撐鋼梁(12)之間的后側試件支承部(32111),后側試件支承部(32111)的支承面與前側試件支承部(31111)的支承面水平平齊,后側支承板主體(3211)的左端部焊裝有朝左側水平延伸至左側支撐鋼梁(11)左端側的后側支承板左端連接部(3212),后側支承板主體(3211)的右端部焊裝有朝右側水平延伸至右側支撐鋼梁(12)右端側的后側支承板右端連接部(3213),后側試件支承板(321)的后側支承板左端連接部(3212)與后側油缸安裝板(322)的左端部通過呈豎向布置的螺栓連接,后側試件支承板(321)的后側支承板右端連接部(3213)與后側油缸安裝板(322)的右端部也通過呈豎向布置的螺栓連接;后側油缸安裝板(322)上表面的中間位置螺裝有上下動作的后側轉動約束油缸(323),后側轉動約束油缸(323)的活塞桿穿過后側油缸安裝板(322)并延伸至后側油缸安裝板(322)的下端側;
前側縱向約束組件(41)包括有位于前側試件支承板(311)前端側的前側分力板支承板(411)、位于前側分力板支承板(411)前端側的前側約束梁支承板(412),前側分力板支承板(411)、前側約束梁支承板(412)分別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的前端部與右側支撐鋼梁(12)的前端部之間,前側分力板支承板(411)、前側約束梁支承板(412)的左端部分別通過鎖緊螺絲螺裝緊固于左側支撐鋼梁(11)的下端部,前側分力板支承板(411)、前側約束梁支承板(412)的右端部分別通過鎖緊螺絲螺裝緊固于右側支撐鋼梁(12)的下端部;前側分力板支承板(411)的上表面搭放有呈豎向布置的前側活動分力板(413),前側約束梁支承板(412)的上表面搭放有呈豎向布置的前側縱向約束梁(414),前側縱向約束梁(414)前表面的中間位置螺裝有前后水平動作的前側縱向約束油缸(415),前側縱向約束油缸(415)的活塞桿外延端部穿過前側縱向約束梁(414)并延伸至前側縱向約束梁(414)的后端側,前側縱向約束梁(414)的后端側裝設有與前側縱向約束油缸(415)的活塞桿外延端部連接的前側傳力板(416),前側傳力板(416)的后端部與前側活動分力板(413)接觸,前側活動分力板(413)螺裝有呈均勻間隔分布且分別沿著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前側傳力螺栓(417),各前側傳力螺栓(417)的后端部分別延伸至前側活動分力板(413)的后端側;左側支撐鋼梁(11)前端部的右側面螺裝有前側左端支座(418),右側支撐鋼梁(12)前端部的左側面螺裝有前側右端支座(419),前側左端支座(418)、前側右端支座(419)分別位于前側縱向約束梁(414)的前端側,當前側縱向約束油缸(415)動作并施力于混凝土試件(5)前端面時,前側左端支座(418)、前側右端支座(419)分別與前側縱向約束梁(414)抵接;
后側縱向約束組件(42)包括有位于后側試件支承板(321)后端側的后側分力板支承板(421)、位于后側分力板支承板(421)后端側的后側約束梁支承板(422),后側分力板支承板(421)、后側約束梁支承板(422)分別位于左側支撐鋼梁(11)的后端部與右側支撐鋼梁(12)的后端部之間,后側分力板支承板(421)、后側約束梁支承板(422)的左端部分別通過鎖緊螺絲螺裝緊固于左側支撐鋼梁(11)的下端部,后側分力板支承板(421)、后側約束梁支承板(422)的右端部分別通過鎖緊螺絲螺裝緊固于右側支撐鋼梁(12)的下端部;后側分力板支承板(421)的上表面搭放有呈豎向布置的后側活動分力板(423),后側約束梁支承板(422)的上表面搭放有呈豎向布置的后側縱向約束梁(424),后側縱向約束梁(424)后表面的中間位置螺裝有前后水平動作的后側縱向約束油缸(425),后側縱向約束油缸(425)的活塞桿外延端部穿過后側縱向約束梁(424)并延伸至后側縱向約束梁(424)的前端側,后側縱向約束梁(424)的前端側裝設有與后側縱向約束油缸(425)的活塞桿外延端部連接的后側傳力板(426),后側傳力板(426)的前端部與后側活動分力板(423)接觸,后側活動分力板(423)螺裝有呈均勻間隔分布且分別沿著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后側傳力螺栓(427),各后側傳力螺栓(427)的前端部分別延伸至后側活動分力板(423)的前端側;左側支撐鋼梁(11)后端部的右側面螺裝有后側左端支座(428),右側支撐鋼梁(12)后端部的左側面螺裝有后側右端支座(429),后側左端支座(428)、后側右端支座(429)分別位于后側縱向約束梁(424)的后端側,當后側縱向約束油缸(425)動作并施力于混凝土試件(5)后端面時,后側左端支座(428)、后側右端支座(429)分別與后側縱向約束梁(424)抵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理工學院,未經東莞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3853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