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列尾安全防護裝置的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37010.6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878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田秀臣;張飛;李曉偉;劉治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世紀東方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H01M2/20;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興區中關村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護板 電池主體 列尾 正極 電芯并聯組 桿狀連接件 負極 電芯單元 安全防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 電池 電芯 鎳帶 安全防護技術 電芯連接 防護裝置 抗振動 印制板 殼體 跌落 穿過 體內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列尾安全防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列尾安全防護裝置的電池,其包括殼體以及位于所述殼體內的電池主體,所述電池主體包括正極護板、負極護板以及位于所述正極護板和所述負極護板之間的電芯單元,所述電芯單元包括至少一個電芯并聯組,所述電芯并聯組包括多個并聯在一起的電芯以及與所述電芯連接的鎳帶;所述電池主體還包括桿狀連接件,所述桿狀連接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正極護板和所述負極護板連接,所述桿狀連接件穿過所述電芯并聯組中的多個所述電芯之間的空隙,所述電池主體還包括位于電芯單元一側與所述鎳帶連接的印制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池的抗振動、沖擊、跌落等性能大大提高,可有效保證列尾防護裝置的正常運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列尾安全防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列尾安全防護裝置的電池。
背景技術
列車尾部安全防護裝置是現代鐵路的專用運輸安全裝置,在貨物列車取消守車而尾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用于提高鐵路運輸的安全性。列尾電池裝入列車尾部安全防護裝置中并掛裝于列車的尾端,使用過程中振動、沖擊比較強烈,所以保證電池的抗振、抗沖擊性能尤為重要。現有技術中,列尾電池的內部采用鎳帶點焊將多節18x65mm的電芯組合在一起(電芯的數量隨電池的容量要求而定),再配合印制板、減震泡沫、電池外殼等結構,共同組成了列尾電池。多節電芯的組合靠熱縮膜、膠類等提供輔助約束來防止松散;印制板置于電芯組合的一側,鎳帶的引出端焊接到印制板上,然而點焊在各個電芯端面的鎳帶沒有保證防焊點脫落的結構,可靠性差,在受到振動沖擊時易松散、焊點脫落,從而導致電池失效。其次,印制板置于電芯組合的一側,鎳帶的引出端焊接到印制板上,沒有防止印制板竄動、分離的保護結構,振動沖擊時,易導致鎳帶的引出端斷裂,印制板上的電子元器件也易被電池殼內部的加強筋等結構磕碰脫落,從而造成電池斷電,不能為列車尾部安全防護裝置供電。再有,電池內部的熱保護器焊接到印制板的外圍側面,沒有保護,也容易脫落。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列尾安全防護裝置的電池,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列尾安全防護裝置的電池,其包括殼體以及位于所述殼體內的電池主體,所述電池主體包括正極護板、負極護板以及位于所述正極護板和所述負極護板之間的電芯單元,所述電芯單元包括至少一個電芯并聯組,所述電芯并聯組包括多個并聯在一起的電芯以及與所述電芯連接的鎳帶;所述電池主體還包括桿狀連接件,所述桿狀連接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正極護板和所述負極護板連接,所述桿狀連接件穿過所述電芯并聯組中的多個所述電芯之間的空隙,所述電池主體還包括與所述鎳帶連接的印制板。
其中,所述正極護板和/或所述負極護板上設置有與所述電芯的端部配合的定位凹槽,該定位凹槽的側壁上設置有供所述鎳帶通過的缺口。
其中,所述電芯并聯組中的空隙內設置有隔離塊,該隔離塊內設置有供所述桿狀連接件穿過的通孔。
其中,所述印制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正極護板、所述負極護板上。
其中,所述印制板的兩端均設置有凸出部,所述正極護板和所述負極護板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印制板兩端的凸出部配合的凹槽。
其中,還包括備用導線,所述備用導線的兩端分別與鎳帶和所述印制板連接,所述備用導線位于與所述鎳帶的連接點和與所述印制板的連接點之間的部分呈松弛狀態。
其中,所述鎳帶設有連接到所述印制板上的引出部,所述引出部與所述印制板的中間位置相對應。
其中,所述印制板面向所述電芯單元的一側設置有絕緣膜。
其中,還包括過熱保護器,所述印制板上設置有開孔,所述過熱保護器置于所述開孔內,并位于所述電芯并聯組的兩節并排設置的所述電芯形成的凹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世紀東方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世紀東方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370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能源電池箱體總裝托盤
- 下一篇:汽車電池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