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34258.7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861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陽;王益強;郭治川;徐志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彩智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01 | 分類號: | G01N21/01;G01N21/9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滌炯 |
| 地址: | 20110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棒 安裝板 氣缸 玻璃檢測 盛放平臺 齒輪調節機構 本實用新型 安裝型材 白玻璃 支撐柱 固定安裝板 背光照明 玻璃基板 規整 連接板 上表面 透光率 下表面 側壁 圓孔 承載 玻璃 檢測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包括:安裝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有四支撐柱,每一支撐柱與安裝板的連接處設置有若干連接板;若干T型玻璃棒設置在安裝板上,T型玻璃棒和I型玻璃棒上均開設有若干第一圓孔;若干齒輪調節機構均設置在安裝板上,每一T型玻璃棒和每一I型玻璃棒的兩端各與一齒輪調節機構相連接;兩氣缸安裝型材固定安裝板的兩側的側壁上;其中若干氣缸安裝分別安裝在兩氣缸安裝型材上,其余若干氣缸安裝在安裝板的上表面的兩端;每一氣缸分別與一規整輪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玻璃檢測盛放平臺對待檢玻璃基板的承載均是白玻璃,白玻璃的透光率高,這樣在對待檢玻璃進行檢測的時候可以提供更好的背光照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檢測平臺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原料到產品,無論是生產過程還是輸送過程,都在逐步實現自動化,尤其在液晶玻璃基板行業。要保證自動化產品線上產品的良品率,就需要用到檢測設備,液晶玻璃基板行業也不例外。傳統的平臺不能很好的同時滿足檢測需求和自動化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產生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其中,包括:一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形狀為矩形,所述安裝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有四支撐柱,每一所述支撐柱與所述安裝板的連接處設置有若干連接板;若干T型玻璃棒和若干I型玻璃棒,若干所述T型玻璃棒設置在所述安裝板上,若干所述T型玻璃棒均為中空結構,若干所述T型玻璃棒均相平行,若干所述I型玻璃棒分別設置在若干所述T型玻璃棒之間,若干所述I型玻璃棒均為中空結構,若干所述I型玻璃棒均相平行,每一所述T型玻璃棒相對于所述安裝板的另一側開設有若干第一圓孔,每一所述I型玻璃棒相對于所述安裝板的另一側開設有若干第二圓孔;若干齒輪調節機構,若干所述齒輪調節機構均設置在所述安裝板上,每一所述T型玻璃棒的兩端各與一所述齒輪調節機構相連接,每一所述I型玻璃棒的兩端各與一所述齒輪調節機構相連接;兩氣缸安裝型材,兩所述氣缸安裝型材固定所述安裝板的兩側的側壁上,兩所述氣缸安裝型材均呈長條狀框架結構,兩所述氣缸安裝型材與若干T型玻璃棒和若干所述I型玻璃棒均相平行;若干氣缸,其中若干所述氣缸安裝分別安裝在兩所述氣缸安裝型材上,其余若干所述氣缸安裝在所述安裝板的上表面的兩端,若干所述T型玻璃棒和若干所述I型玻璃棒均位于若干所述氣缸合圍形成的范圍的內部;若干規整輪,每一所述氣缸分別與一所述規整輪相連接,所述氣缸驅動所述規整輪。
上述的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其中,若干所述氣缸包括四第一氣缸和四第二氣缸,每一所述氣缸安裝型材上安裝有兩所述第一氣缸,所述安裝板上安裝有四所述氣缸,四所述第一氣缸和四所述第二氣缸呈矩形陣列排列。
上述的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其中,每一所述齒輪調節機構包括有一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一導向螺紋桿,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均沿水平方向設置,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安裝板可轉動連接,所述導向螺紋桿沿豎直方向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導向螺紋桿位于所述第一齒輪的一側,所述第二齒輪套設在所述導向螺紋桿上,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導向螺紋桿螺紋連接,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T型玻璃棒或所述I型玻璃棒相連接。
上述的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其中,所述第一齒輪的一表面上開設有六角口。
上述的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其中,每一所述T型玻璃棒上開設有一進出氣口。
上述的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其中,若干所述第一圓孔和若干所述第二圓孔的直徑均為1mm。
上述的一種玻璃檢測盛放平臺,其中,若干所述T型玻璃棒的長度和若干所述I型玻璃棒的長度均相同,若干所述T型玻璃棒的直徑均大于若干所述I型玻璃棒的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彩智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通彩智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3425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