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口鼻氣流采集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32901.2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746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文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怡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8 | 分類號: | A61B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細管 匯合管 流入口 支撐件 粗管 本實用新型 氣流采集 口鼻 呼吸氣流信號 氣流分析儀 頂部設置 左右端部 尾端 采集 呼吸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口鼻氣流采集管,它包括鼻氣流匯合管(1)、粗管(2)、左細管(3)和右細管(4),鼻氣流匯合管(1)的頂部設置有兩根鼻氣流入口管(5),鼻氣流匯合管(1)的左右端部分別連接有左細管(3)和右細管(4),左細管(3)和右細管(4)的尾端均插入于粗管(2)的一端口內,粗管(2)的另一端口處連接有氣流分析儀器接頭(6),鼻氣流匯合管(1)的底部固設有支撐件(7),支撐件(7)的前側開設有口氣流入口(8),支撐件(7)的后側設置有連接口氣流入口(8)的管道(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緊湊、保證病人無論用鼻或嘴呼吸均能采集到呼吸氣流信號、操作簡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口鼻氣流采集管。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口鼻氣流采集管是用鼻氧管代替,鼻氧管只能收集鼻腔氣流,收集的鼻腔氣流輸送到呼吸氣流分析儀器中,儀器通過鼻腔氣流分析病人的呼吸情況。然而,有的病人睡覺或工作時用嘴呼吸,鼻腔氣流很微弱或無氣流,造成儀器無法根據鼻腔氣流信號分析出病人呼吸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保證病人無論用鼻或嘴呼吸均能采集到呼吸氣流信號、操作簡便的口鼻氣流采集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口鼻氣流采集管,它包括鼻氣流匯合管、粗管、左細管和右細管,所述鼻氣流匯合管的頂部設置有兩根鼻氣流入口管,兩根鼻氣流入口管均與鼻氣流匯合管連通,鼻氣流匯合管的左右端部分別連接有左細管和右細管,左細管和右細管的尾端均插入于粗管的一端口內, 粗管的另一端口處連接有氣流分析儀器接頭,所述鼻氣流匯合管的底部固設有支撐件,支撐件的前側開設有口氣流入口,支撐件的后側設置有連接口氣流入口的管道,管道與右細管的首端連通。
所述左細管、右細管與粗管之間連接處的外部套有三通管。
所述兩根鼻氣流入口管向前彎曲設置。
所述兩根鼻氣流入口管相互平行設置。
所述口氣流入口呈喇叭形狀。
所述三通管的上方設置有調節環,所述左細管和右細管均穿設于調節環內。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保證病人無論用鼻或嘴呼吸均能采集到呼吸氣流信號、操作簡便。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鼻氣流匯合管與支撐件的連接示意圖;
圖中,1-鼻氣流匯合管,2-粗管,3-左細管,4-右細管,5-鼻氣流入口管,6-氣流分析儀器接頭,7-支撐件,8-口氣流入口,9-管道,10-三通管,11-調節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2所示,一種口鼻氣流采集管,它包括鼻氣流匯合管1、粗管2、左細管3和右細管4,所述鼻氣流匯合管1的頂部設置有兩根鼻氣流入口管5,兩根鼻氣流入口管5均與鼻氣流匯合管1連通,鼻氣流匯合管1的左右端部分別連接有左細管3和右細管4,左細管3和右細管4的尾端均插入于粗管2的一端口內, 粗管2的另一端口處連接有氣流分析儀器接頭6,所述鼻氣流匯合管1的底部固設有支撐件7,支撐件7的前側開設有口氣流入口8,口氣流入口8呈喇叭形狀,支撐件7的后側設置有連接口氣流入口8的管道9,管道9與右細管4的首端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怡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怡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329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