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組織培養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30785.0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484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郝玉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瓶身 本實用新型 組織培養 開口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工廠化組培 操作應用 減少污染 密封連接 拆卸式 透氣膜 出苗 成活率 便利 收益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組織培養瓶,瓶身和瓶底,所述瓶身與瓶底拆卸式密封連接,所述瓶身上方設置開口,開口上設置透氣膜,所述瓶身的高度大于瓶底的高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應用便利,降低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發生、大大提高工廠化組培工作的效率、提高出苗完整性和成活率,增加收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組織培養瓶。
背景技術
工廠化植物組織培養(簡稱組培)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在農業生產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種植業經濟中已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園藝園林植物、中藥材和珍稀植物方面更顯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如脫毒馬鈴薯組培苗、甘蔗組培苗、草莓組培苗、香蕉組培苗、葡萄組培苗、藥用石斛組培苗、桉樹組培苗以及許多種的花卉組培苗等等。
當前組培領域面臨的技術問題是如何解決生產效率低下、染菌率高的問題。影響生產效率和染菌率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圍繞組織培養瓶的操作過程中,如接種、移苗、洗瓶和培養基分裝等環節,這些環節現在都是人工操作,導致工作效率低、人工和水電成本高、染菌多發。
組織培養瓶是植物組織生長的培養容器,是工廠化組培中最重要且用量最多的生產器具,也是決定工廠化組培生產中工作效率和生產成本的關鍵因素。目前使用的組織培養瓶規格基本是150ml三角瓶、350ml玻璃瓶或650ml玻璃瓶,三角瓶和650ml玻璃瓶都是瓶身大、瓶口小的形狀,350ml玻璃瓶為圓柱狀,瓶口有所增大。
長期以來,我國的組織培養瓶一直采用這種瓶口小、瓶身高的傳統結構形式的玻璃瓶,目的是通過減少瓶內無菌環境與瓶外空氣的接觸面積來減少染菌幾率,缺點是在接種組織塊和瓶苗出瓶時因瓶口小導致操作不方便,反而造成接種時間過長,結果是增大了染菌的幾率;另外,瓶苗出瓶時,也是因為瓶口小,剝離組培苗操作困難,很容易損傷脆弱的組培苗;再者,瓶口小、瓶身粗且長的形狀還造成清洗困難。此外,傳統玻璃瓶的規格尺寸一致性差,難以在組培工廠中推廣采用自動化生產方式。
近年來市場上雖然出現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塑料材質的組織培養瓶,規格尺寸的一致性明顯提高,但是塑料組織培養瓶的形態結構基本還是沿用了玻璃組織培養瓶的結構造型,對提高接種、移苗和洗瓶環節的工作效率沒有明顯改善。
組培中有時也用培養皿替代組織培養瓶培養植物組織,與利用組織培養瓶培養植物組織相比,用培養皿進行植物組織培養時,向培養皿中接種同樣數量的組織塊,操作就方便許多,用時也短,染菌頻率大大降低,而且清洗方便。現在一次性培養皿已經被廣泛接受,還免去了清洗工作。培養皿的缺點是空間高度不夠,只適合前期愈傷組織培養,不適合后期的分化和成苗培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組織培養瓶,提高組培工作中的生產效率、減少染菌幾率、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組織培養瓶,其特征是,瓶身和瓶底,所述瓶身與瓶底拆卸式密封連接,所述瓶身上方設置開口,開口上設置透氣膜,所述瓶身的高度大于瓶底的高度。
進一步,所述瓶身的高度為瓶底高度的2-5倍。
進一步,所述瓶身和瓶底均為透明PC或PP材料。
進一步,所述組織培養瓶還包括培養皿,所述培養皿的外徑小于所述瓶底內徑,所述培養皿放置于所述瓶底內,所述培養皿上還設置皿蓋,所述皿蓋用于在培養皿放置于所述瓶底前蓋于所述培養皿上。
進一步,所述培養皿放置于瓶底后,培養皿上端露出瓶底上端1至2cm。
進一步,所述瓶底內側壁設置多根等長立柱,立柱高度低于所述瓶底高度,所述立柱上端形成倒角,倒角下端形成限位平面,所述培養皿放置在所述立柱的限位平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307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