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諧波減速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30486.7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156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侯國興;陳志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眾合天成智能裝備(廊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49/00 | 分類號: | F16H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徐旭東 |
| 地址: | 065605 河北省廊***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柔輪 凸輪圈 柔性軸承 剛輪 波發生器 轉動軸 本實用新型 減速機構 齒數 內輪 外輪 諧波 圈套 嚙合 諧波減速機 柔性筒狀 維修成本 面配合 橢圓狀 外輪面 薄壁 磨損 配合 側面 | ||
1.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包含波發生器(1)、柔輪(2)和剛輪(3),柔輪(2)為柔性筒狀薄壁,波發生器(1)位于柔輪(2)內側且與柔輪(2)內輪面配合,剛輪(3)位于柔輪(2)外側,柔輪(2)的外輪面和剛輪(3)的內輪面設置有互相嚙合的齒,柔輪(2)的齒數小于剛輪(3)的齒數,波發生器(1)包含凸輪(11)和柔性軸承(12),其特征在于,凸輪(11)包含轉動軸(111)和凸輪圈(112),凸輪圈(112)的外輪面呈橢圓狀,凸輪圈(112)套設在轉動軸(111)上,柔性軸承(12)的內圈套設在凸輪圈(112)外輪面上,柔性軸承(12)的外圈與柔輪(2)內側面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凸輪圈(112)與轉動軸(111)采用過盈配合、花鍵配合或者鍵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轉動軸(111)在凸輪圈(11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軸肩(1111)和凹槽(1112),凹槽(1112)內卡接有卡簧(1113),軸肩(1111)和卡簧(1113)用于限制和定位凸輪圈(1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凸輪圈(112)與軸肩(1111)之間設置有擋塊(113),擋塊(113)套設在轉動軸(111)上,擋塊(113)的兩側分別與軸肩(1111)和凸輪圈(112)抵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凸輪圈(112)的厚度小于柔性軸承(12)的厚度,擋塊(113)的外徑小于凸輪圈(112)的外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擋塊(113)外側凸出有限位環(1131),所述限位環(1131)與柔性軸承(12)的內圈抵接。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卡簧(1113)和凸輪圈(112)之間設置有擋片(114),所述擋片(114)套設在轉動軸(111)上,且擋片(114)的兩側分別與凸輪圈(112)和卡簧(1113)抵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凸輪圈(112)靠近擋片(114)的一側面開設有擋片槽(1121),所述擋片(114)位于擋片槽(1121)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柔輪(2)與剛輪(3)之間設置有軸承(4),柔輪(2)和剛輪(3)其中之一與軸承(4)的內圈固定,另一個與軸承(4)外圈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所述的一種諧波減速機構,其特征在于,軸承(4)采用交叉滾子軸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眾合天成智能裝備(廊坊)有限公司,未經眾合天成智能裝備(廊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3048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