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氣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30372.2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304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勝望;屠新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川鵬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4 | 分類號: | B29C45/34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國 |
| 地址: | 215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縱向氣道 豎向排氣道 橫向氣道 排氣口 排氣 模具 成型薄壁 排氣系統 斜度間隙 延伸 本實用新型 縱向排氣口 產品表面 成型周期 兩排分布 模具外部 水平設置 注塑成型 側面 排出腔 主排氣 困氣 模仁 氣道 氣痕 腔內 燒焦 后排 填充 成型 連通 前排 貫通 互通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氣系統,在模仁上開有多個排氣口,呈前后兩排分布,沿每一排氣口延伸設有豎向排氣道,水平設置的前縱向氣道將前排豎向排氣道相連通,后縱向氣道將后排豎向排氣道相連通,前縱向氣道和后縱向氣道延伸至排氣斜度間隙部的側面形成縱向排氣口,前縱向氣道與后縱向氣道之間設有橫向氣道將其互通,橫向氣道延伸至排氣斜度間隙部的側面形成橫向排氣口,與橫向氣道連通的主排氣氣道與模具外部相貫通。使模具在注塑成型時,型腔內的氣體快速及時的排出腔外,成型填充時間和成型周期縮短了35%以上;徹底解決了排氣的問題,避免因出現困氣而導致產品表面出現氣痕、燒焦等缺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氣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薄壁成型模具生產的特點是射出速度快,產品非常薄,在短時間內要快速的充填滿型腔,這就對模具快速排氣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常規的排氣深度要<0.008mm產品才不會長飛邊,然而這個深度在高速射出的短時間內不能夠將氣體全部排出型腔,導致產品有氣痕,燒焦,等質量問題,排氣深度略微加深一點就出現飛邊。
排氣深度到底多少合適,目前非常矛盾,導致產品質量不能兼顧,不良品高發,影響產品的交付,降低了技術競爭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氣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氣系統,特點是:在模仁上開有多個排氣口,呈前后兩排分布,沿每一排氣口延伸設有豎向排氣道,水平設置的前縱向氣道將前排豎向排氣道相連通,后縱向氣道將后排豎向排氣道相連通,前縱向氣道和后縱向氣道延伸至排氣斜度間隙部的側面形成縱向排氣口,前縱向氣道與后縱向氣道之間設有橫向氣道將其互通,橫向氣道延伸至排氣斜度間隙部的側面形成橫向排氣口,與橫向氣道連通的主排氣氣道與模具外部相貫通。
進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氣系統,其中,所述排氣斜度間隙部的上方設有側面排氣臺階。
進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氣系統,其中,所述排氣口有六個,前后每排各3個。
進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氣系統,其中,所述前后兩排上的排氣口呈對稱分布。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3D立體排氣結構設計獨特、結構新穎,使模具在注塑成型時,型腔內的氣體快速及時的排出腔外;使用上述3D結構的立體排氣系統后,成型填充時間和成型周期縮短了35%以上。徹底解決了排氣的問題,避免因出現困氣而導致產品表面出現氣痕、燒焦等缺陷,產品不會出現飛邊,同時排氣不受限制,確保能生產出高質量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可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能適用于各類模具的使用,應用廣泛。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軸測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圖3:圖2的F-F剖視示意圖;
圖4:圖2的E-E剖視示意圖;
圖5:氣道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川鵬塑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川鵬塑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303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易脫模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種注塑件自動切水口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