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物質供熱機組三聯供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29815.6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297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易治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易治平 |
| 主分類號: | F24D17/00 | 分類號: | F24D17/00;F24D15/00;F24D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質供熱機組 冷水機組 余熱收集裝置 本實用新型 三聯供系統 冷卻塔 生活熱水箱 煙氣排放管 高效節能 供熱管道 回水管道 冷卻水管 連接管道 室內供熱 無壓鍋爐 無壓運行 運行費用 生物質 可用 室內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物質供熱機組三聯供系統,包括冷水機組和生物質供熱機組,所述生物質供熱機組上安裝有煙氣排放管和生活熱水箱連接管道;所述生物質供熱機組連接室內供熱管道,供熱管道還連接冷水機組;室內回水管道連接余熱收集裝置,余熱收集裝置通過冷卻水管連接冷水機組;所述冷水機組還連接有冷卻塔,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高效節能,無壓運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運行費用低,適用于生物質供熱機組,同時也可用于生物質熱水無壓鍋爐。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質利用系統,具體是一種生物質供熱機組三聯供系統。
背景技術
中國生物質能資源相當豐富,僅農作物秸稈中國每年就有6億t實物量,用于燃料的占25%~30%,折合0.75億t標準煤。這些充足的生物質資源為成型燃料提供了可靠的生產原料,生產原料的可再生性使得“綠色”成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而湖南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省份,每年產生的農林廢棄物數目不少,據統計每年玉米、棉花、甘蔗等秸稈資源產量約3400萬噸,林木生物質能源約為720萬噸。但其可利用的存量,確實需要進行比較精確的分析:以前許多都白白燒掉了,既浪費了資源,又產生了溫室氣體和余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物質供熱機組三聯供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生物質供熱機組三聯供系統,包括冷水機組和生物質供熱機組,所述生物質供熱機組上安裝有煙氣排放管和生活熱水箱連接管道;所述生物質供熱機組連接室內供熱管道,供熱管道還連接冷水機組;室內回水管道連接余熱收集裝置,余熱收集裝置通過冷卻水管連接冷水機組;所述冷水機組還連接有冷卻塔,冷卻塔通過冷水管連接冷源接收裝置,冷源接收裝置通過送熱水管連接冷水機組。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室內回水管道還連接有膨脹水箱。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熱管道、室內回水管道、冷卻水管、冷水管和送熱水管上均設有閥門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高效節能,無壓運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運行費用低,適用于生物質供熱機組,同時也可用于生物質熱水無壓鍋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質供熱機組三聯供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生物質供熱機組三聯供系統,包括冷水機組1和生物質供熱機組2,所述生物質供熱機組2上安裝有煙氣排放管和生活熱水箱連接管道;所述生物質供熱機組2連接室內供熱管道,供熱管道還連接冷水機組1;室內回水管道連接余熱收集裝置4,余熱收集裝置4通過冷卻水管連接冷水機組1;所述冷水機組1還連接有冷卻塔,冷卻塔通過冷水管連接冷源接收裝置5,冷源接收裝置5通過送熱水管連接冷水機組1。
所述室內回水管道還連接有膨脹水箱。
所述供熱管道、室內回水管道、冷卻水管、冷水管和送熱水管上均設有閥門組。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高效節能,無壓運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運行費用低,適用于生物質供熱機組,同時也可用于生物質熱水無壓鍋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易治平,未經易治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298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壓機節能及廢熱利用裝置
- 下一篇:一體化集成換熱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