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除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29806.7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883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程超;岑曉維;楊健春;陳學彬;崔振民;李凱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3/14 | 分類號: | F24F3/14;F24F13/30;F24F1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2831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道 蒸發器 冷凝器 除濕機 顯熱交換器 出風口 入風口 外部空氣 風機 除濕 罩蓋 流出 冷媒循環回路 本實用新型 鄰接 導通 連通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除濕機,包括相互連通形成冷媒循環回路的至少兩第一蒸發器、至少兩第二蒸發器、以及至少一冷凝器;冷凝器的一側還設有至少兩顯熱交換器,每一顯熱交換器均至少設有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于顯熱交換器內相互鄰接且互不導通;第一風道包括第一入風口和第一出風口,一第一蒸發器罩蓋一第一入風口;第二風道包括第二入風口和第二出風口,一第二蒸發器罩蓋一第二出風口;除濕機還包括風機,風機臨近所述冷凝器設置,將外部空氣經由第一蒸發器后,依次通過第一風道和冷凝器流出;且將外部空氣依次經由第二風道、第二蒸發器以及冷凝器后流出。旨在提高除濕機的除濕效率和除濕能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除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除濕機。
背景技術
潮濕的環境會不利于人們的活動,也不利于設備儀器的存放和使用,而除濕機可以起到干燥空氣的作用,使人們或設備工作在適宜的濕度環境中。現有的除濕機一般包括蒸發器和冷凝器,二者形成制冷循環系統。在工作時,蒸發器獲得低于環境空氣露點的蒸發溫度,當空氣經過蒸發器時,空氣溫度一旦降低到露點溫度以下,便會凝結出空氣中的水份,而后被蒸發器冷凝后的低溫低濕空氣通過冷凝器,冷凝器憑借內部的高溫高壓制冷劑氣體將空氣加熱后再輸送到室內環境,避免低溫空氣對環境的影響。然而,只設置蒸發器和冷凝器形成的除濕機,在除濕的過程中能效比較低,尤其是在環境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現有的除濕機的除濕能力衰減明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除濕機,旨在提高除濕機的除濕效率和除濕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除濕機,包括相互連通形成冷媒循環回路的至少兩第一蒸發器、至少兩第二蒸發器、以及至少一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的一側還設有至少兩顯熱交換器,每一所述顯熱交換器均至少設有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所述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于所述顯熱交換器內相互鄰接且互不導通;
所述第一風道包括第一入風口和第一出風口,一第一蒸發器罩蓋一第一入風口;
所述第二風道包括第二入風口和第二出風口,一第二蒸發器罩蓋一第二出風口;
所述除濕機還包括風機,所述風機臨近所述冷凝器設置,將外部空氣吸入并經由第一蒸發器后,依次通過第一風道和冷凝器后吹出;且將外部空氣吸入并依次經由第二風道、第二蒸發器以及冷凝器后吹出。
可選地,所述除濕機還設有至少一補風口,一補風口處設置有一補風冷凝器,該補風冷凝器與所述冷媒循環回路連通,所述風機將外部空氣自所述補風口吸入后,通過補風冷凝器后吹出。
可選地,所述補風口的數量為兩個,所述補風冷凝器的數量也為兩個,兩所述補風口相對設置。
可選地,兩所述補風冷凝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背離所述顯熱交換器的一側。
可選地,兩所述補風冷凝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朝向所述顯熱交換器的一側。
可選地,所述風機位于所述冷凝器朝向所述顯熱交換器的一側;或位于所述冷凝器背離所述顯熱交換器的一側。
可選地,每一所述第二蒸發器均與所述冷凝器平行設置。
可選地,兩所述顯熱交換器相對設置。
可選地,所述風機為軸流風機、貫流風機或離心風機。
可選地,所述第一蒸發器、第二蒸發器、以及冷凝器為翅片管式換熱器或微通道換熱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2980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