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外翅片換熱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24175.X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320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強;鄭開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1/12 | 分類號: | F28F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吳小麗 |
| 地址: | 2011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翅片 傳熱管 換熱管 微流道 本實用新型 擾流作用 外流體 流體 對流傳熱系數 傳熱管外壁 緊湊換熱器 小溫差傳熱 孔洞 管外流體 橫向流動 換熱表面 孔洞形成 逆流換熱 氣體換熱 軸向排列 軸向平行 傳熱 分隔管 約束管 翅片 管內 可用 逆流 軸向 制造 | ||
1.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分隔管內和管外的流體,并通過對流、傳導的方式實現管內、外流體傳熱的傳熱管(1);
用于擴展傳熱管(1)的外側換熱表面,形成微流道,約束管外流體沿傳熱管(1)軸向的逆流,同時產生擾流作用的外翅片組(2);
用于減少傳熱管(1)管外側流體的橫向流動的外翅片組框架(3);
所述傳熱管(1)外壁與多個外翅片組(2)相連,多個外翅片組(2)沿傳熱管(1)軸向排列;外翅片組(2)上設有孔洞,多個外翅片組(2)的孔洞形成與所述傳熱管(1)軸向平行的微流道;外翅片組(2)外圍與外翅片組框架(3)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熱管(1)為金屬管。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熱管(1)內設有用于強化換熱的插入物。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翅片組(2)之間相互間隔地沿傳熱管(1)軸向排列。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相鄰所述外翅片組(2)的間距小于5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翅片組(2)之間不間隔地沿傳熱管(1)軸向排列。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翅片組(2)為由金屬薄片或薄帶圍繞所述傳熱管(1)布置成的對稱結構,所述金屬薄片或薄帶表面與所述傳熱管(1)軸向平行。
8.如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翅片組(2)沿所述傳熱管(1)軸向分段設計成不同的翅片結構。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翅片組框架(3)為由金屬薄片或薄帶圍繞所述外翅片組(2)布置成的全包圍結構,所述金屬薄片或薄帶表面與所述傳熱管(1)軸向平行。
10.如權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種外翅片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翅片組框架(3)的形狀為可周期性排列的對稱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2417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廢水余熱回收循環系統
- 下一篇:一種具有超疏水表層的換熱器翅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