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管板換熱器及其折流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18708.3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978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邵海磊;王一麥;郭海偉;梁寧納;喬月月;薛海霞;李璐;張廉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四維特種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16 | 分類號: | F28D7/16;F28F9/2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龍 |
| 地址: | 450100 河南省鄭州市滎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管 折流板 換熱器 換熱管孔 板換熱器 管套 減小 種管 流體流動阻力 折流板本體 使用壽命 熱效率 斜坡面 承托 豎向 折流 體內 穿過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管板換熱器及其折流板,涉及換熱器這一領域。所述換熱器包括折流板本體和換熱管,在換熱器的殼體內設置有水平的換熱管和豎向的折流板。折流板上開有多個換熱管孔,換熱管穿過折流板的換熱管孔,換熱管孔中設有管套以承托換熱管,可減小作用于換熱管的割據效應,管套卡在折流板的兩側并設有環狀斜坡面以減小流體流動阻力,從而實現延長換熱器的使用壽命并提高了其換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器,特別是涉及一種管板換熱器及其折流板。
背景技術
管板換熱器主要包括殼體、管板、換熱管、折流板、A液進液口、A液出液口、B液進液口、B液出液口和封頭。換熱管水平設置在殼體內,折流板豎向設置在殼體內,管板豎向設置在殼體內的兩端部,封頭設置在殼體的兩端部,位于管板外側。殼體與管板、管板與封頭之間為緊密的水密封連接,管板和折流板上開有多個換熱管孔,換熱管穿過管板和折流板的換熱管孔并固定在管板上,連通著殼體兩端封頭的空間。使用時,A液從A液進液口進入封頭和換熱管內經由A液出液口流出,B液從B液進液口進入殼體內換熱管外的空間繞折流板流通經由B液出液口流出。兩種存在溫差的A、B液體通過換熱管壁進行熱交換,實現高溫液體的降溫和低溫液體的升溫,以達到快速換熱的目的。
折流板是管板換熱器中極其重要的組成構件,主要用于支撐換熱管和改變換熱器殼程側流體的流動方向。為了實現換熱器的減重和增大換熱面積,通常折流板設計的都比較薄,換熱管直接穿過折流板的換熱管孔,由于殼程側流體流動對換熱管的沖刷導致換熱管與折流板之間產生碰撞磨損,換熱管孔的尖銳部分對換熱管產生切割作用,影響換熱管的使用壽命,嚴重時可能導致換熱管漏液。
考慮到對換熱管的保護出現了如下技術:授權公告號為CN 204788003 U、名為“一種管殼換熱器的折流板”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在換熱管孔內穿設兩端成喇叭狀的管套的結構,由于換熱管的磨損是由殼程側流體流動對換熱管的沖刷導致換熱管與折流板之間碰撞切割產生的,以喇叭狀管套的設置來減小二者之間的切割力,緩解了作用于換熱管的切割效應(割據效應),從而延長換熱管的工作壽命。
但因管套呈喇叭狀,換熱管的外壁面與管套的內弧面接觸部分為弧線,二者之間的接觸面依然較小,仍存在一定的割據效應,同時當殼程側流體沿折流板方向流過時會在管套內與換熱管外壁之間產生流動死角,導致換熱效率降低,因此設計一種實用高效的折流板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板換熱器,以解決管板換熱器換熱管易磨損、換熱效率低的問題。
同時,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上述管板換熱器的折流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管板換熱器的技術方案是:
1:一種管板換熱器,包括殼體,在換熱器的殼體內設置有水平的換熱管和豎向的折流板,折流板開有多個換熱管孔,換熱管穿過折流板的換熱管孔,換熱管孔中設有承托換熱管的管套,管套呈內壁為圓柱面的筒狀,圓柱面的直徑與換熱管的外徑相匹配。
有益效果:所述管套內壁為圓柱面,換熱管與管套的接觸面積增大緩解了作用于換熱管的割據效應,圓柱面的直徑與換熱管的外徑相匹配,管套貼緊換熱管和折流板固定,避免了換熱管的豎向震動,真正實現了消除碰撞磨損,起到延長換熱管使用壽命的效果。管套與換熱管之間無流動死角,減小殼程側流體的流動阻力,從而實現提高換熱效率的目的。
2:在1的基礎上,在所述管套的兩端面上均設置有環狀斜坡面,斜坡面具有導流作用,降低殼程側流體的流動阻力。
3:在2的基礎上,所述環狀斜坡面為圓弧面,流線型外表面的導流效果更好。
4:在1或2或3的基礎上,所述管套外壁設有與換熱管孔形狀大小相同的環槽,環槽的兩立面完全貼合于折流板的兩側面,環槽具有軸向固定管套的作用,防止其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從換熱管孔中脫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四維特種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鄭州四維特種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187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