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潤滑脂生產用攪拌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1818671.4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054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忠太;王文斌;宋尚珍;張守鵬;周征寰;李保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鄉(xiāng)市恒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04 | 分類號: | B01F7/04;B01F13/06;B01F15/02;C10M177/00 |
| 代理公司: | 新鄉(xiāng)市平原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寬 |
| 地址: | 453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攪拌筒 攪拌軸 隔熱層 攪拌葉 潤滑脂 升降桿 真空泵 本實用新型 電機 攪拌設備 電熱板 固定架 內層 低溫環(huán)境 對稱安裝 攪拌裝置 冷卻水管 內部設置 外側表面 物料進口 效率降低 左右兩側 傳統(tǒng)的 轉軸 左端 生產 | ||
1.一種潤滑脂生產用攪拌設備,包括真空泵(2)、電機(7)、升降桿(12)、攪拌軸(17)和攪拌葉(20),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2)固定在攪拌筒(21)上部右側,所述攪拌筒(21)內層設置有隔熱層(13),所述隔熱層(13)內層設置有電熱板(15),所述隔熱層(13)和電熱板(15)之間設置有冷卻水管(14),且冷卻水管(14)纏繞在電熱板(15)上,所述真空泵(2)上的進氣管依次穿過攪拌筒(21)、隔熱層(13)和電熱板(15)與攪拌筒(21)內部相通,所述真空泵(2)所在的攪拌筒(21)位置處右側設置有冷卻液進口(3),且冷卻液進口(3)與冷卻水管(14)相通,所述攪拌筒(21)上部左側設置有物料進口(1),且物料進口(1)與攪拌筒(21)內部相通,所述攪拌筒(21)左端設置有電機(7),且電機(7)通過電機支架(6)固定在攪拌筒(21)左端面,所述攪拌筒(21)內部設置有攪拌軸(17),所述攪拌軸(17)左右兩端通過軸承(16)固定在攪拌筒(21)內壁上,所述攪拌軸(17)上安裝有攪拌葉(20),且攪拌葉(20)與攪拌軸(17)軸線呈九十度,所述攪拌筒(21)下部左側設置有冷卻液出口(10),且冷卻液出口(10)與冷卻水管(14)相通,所述攪拌筒(21)外側表面左右兩側對稱安裝有固定架(4),且固定架(4)底部均安裝在轉軸(8)上,所述攪拌筒(21)左側的固定架(4)下部的轉軸(8)固定在支座(9)上,所述攪拌筒(21)右側的固定架(4)下部的轉軸(8)固定在升降桿(12)上,所述支座(9)和升降桿(12)分別固定在底座(11)上端面左右兩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潤滑脂生產用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7)上的電機軸與攪拌軸(17)左端相連。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潤滑脂生產用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筒(21)右端面下部設置有物料出口(5),且物料出口(5)與攪拌筒(21)內部相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潤滑脂生產用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葉(20)由長葉(18)和短葉(19)組成,且長葉(18)的葉桿和短葉(19)的葉桿之間呈一百八十度,所述長葉(18)的葉面所在的平面與短葉(19)的葉面所在的平面之間角度為九十度。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潤滑脂生產用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17)上的攪拌葉(20)呈橫向和豎向交錯布置,所述攪拌軸(17)上橫向設置的攪拌葉(20)相鄰之間上下顛倒排布在攪拌軸(17)上,所述攪拌軸(17)上豎向設置的攪拌葉(20)相鄰之間上下顛倒排布在攪拌軸(17)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鄉(xiāng)市恒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新鄉(xiāng)市恒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1867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粉狀葉面肥混料機
- 下一篇:一種鋯剛玉電熔磚生產用原料攪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