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力提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08508.X | 申請日: | 2017-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21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強;李剛;苗苗;李貴生;閆劉斌;王冬梅;徐鵬;趙相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F10/00 | 分類號: | F04F10/00;E21C4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肖慶武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嘴 喉管 提砂裝置 進液管 擴散管 吸液管 水力 本實用新型 沉砂池 排出口 排液管 攜砂液 連通 高濃度油氣 安全隱患 負壓環境 腔體結構 射流現象 一端連接 運轉部件 進液口 排砂 密封 穿過 | ||
1.一種水力提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提砂裝置包括:進液管、噴嘴、至少一個吸液管、混合聚集結構、喉管、擴散管和排液管;
所述混合聚集結構為密封的腔體結構,所述噴嘴位于所述混合聚集結構內部,所述進液管的排出口穿過所述混合聚集結構與所述噴嘴連接;
所述至少一個吸液管中每個吸液管的排出口與所述混合聚集結構連通,每個吸液管的軸向與所述進液管的軸向成第一預設角度;
所述喉管的一端與所述混合聚集結構連通,所述喉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擴散管上內徑小的一端連接,所述擴散管上內徑大的一端與所述排液管的進液口連接;
所述喉管用于對所述至少一個吸液管抽吸的攜砂液和所述噴嘴噴射的液體進行混合,所述噴嘴為圓臺狀結構,所述噴嘴的母線與軸向之間的夾角范圍為10度-25度,所述噴嘴的上底面的直徑范圍為6毫米-12毫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提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提砂裝置還包括殼體;
所述混合聚集結構、所述喉管和所述擴散管位于所述殼體內部,所述進液管的進液口位于所述殼體的外部,所述進液管的排出口穿過所述殼體與所述噴嘴連接,所述吸液管的吸液口位于所述殼體的外部,所述吸液管的排出口穿過所述殼體與所述混合聚集結構連通,所述排液管的進液口穿過所述殼體與所述擴散管上內徑大的一端連接,所述排液管的排出口位于所述殼體的外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提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的軸向與所述排液管的軸向、所述進液管的軸向相互平行。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提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的軸向與所述喉管的軸向位于同一條直線上。
5.如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水力提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吸液管的吸液口的端面與軸向成第二預設角度。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提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吸液管的吸液口的高度不相同。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提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提砂裝置還包括吸盤,每個吸液管的吸液口與所述吸盤連接。
8.如權利要求1-2、4、6-7任一所述的水力提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的內徑范圍為25毫米-40毫米。
9.如權利要求1-2、4、6-7任一所述的水力提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管上內徑大的一端的內徑范圍為80毫米-100毫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0850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循環水泵流體增壓節能裝置
- 下一篇:一種移動式液壓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