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長筒形工件通磁棒的磁粉探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05467.9 | 申請日: | 2017-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342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昌華;張利;劉昌樂;楊城;汪洋;劉曉磊;陳新華;哈曜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迪威爾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84 | 分類號: | G01N27/8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張學彪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磁棒 長筒形 通磁 導向架 磁粉探傷裝置 本實用新型 導磁桿 磁棒 磁粉檢測 磁化探傷 端面橫向 配合連接 一端設置 裝置結構 鍛件 導向輪 連接端 內孔 套在 外壁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長筒形工件通磁棒的磁粉探傷裝置,包括導磁棒(11;12)、第一通磁線圈(5)、第二通磁線圈(6)和導向架(2),所述導磁棒(11;12)的一端設置有所述導向架(2),所述導向架(2)上設置有導向輪(21),所述第一通磁線圈(5)和第二通磁線圈(6)均套在所述導磁棒(11;12)上,所述導磁棒(11;12)包括至少兩根導磁桿,相鄰導磁桿的連接端配合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長筒形工件的中心導磁棒磁化探傷裝置結構簡單,顯著提高了長筒形工件類鍛件的內孔、外壁及端面橫向缺陷的磁粉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長筒形工件通磁棒的磁粉探傷裝置。
背景技術
磁粉探傷利用工件缺陷處的漏磁場與磁粉的相互作用,以及鋼鐵制品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如裂紋,折疊,發紋等)磁導率和鋼鐵磁導率的差異,通過磁化方法,這些材料不連續處的磁場會發生畸變,工件表面形成了漏磁場,從而吸引磁粉在缺陷處堆積(產生磁痕)。
研究長筒形工件的移動式磁粉探傷機的探傷方法,關鍵技術是通磁棒聯接方法及通磁棒送進工件方式,通磁棒聯接方法及通磁棒送進工件方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磁粉檢測的準確度、靈敏度和檢測效率。只有在通磁棒聯接方法及通磁棒送進工件方式選定后,才能根據所選定方法進行機械、電氣和控制的設計,因此,進行通磁棒聯接方法及通磁棒送進工件方式的試驗和優選就顯得極其重要。目前,國內外移動式磁粉探傷機所采用的磁化方法有:線纜平直直流電、交流電;線纜纏繞直流電、交流電;線纜交叉直流電、交流電等方法。但以上方法用于長筒形鍛件內孔面的橫向缺陷磁粉探傷時,存在著檢測工件難、磁化效率低、檢測靈敏度達不到技術要求等缺點。
因此,需要一種新的磁化探傷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鍛件內孔面的橫向缺陷磁粉探傷的不足,為滿足鍛件內孔面的橫向缺陷進行探傷的要求,提供一種長筒形工件通磁棒的磁粉探傷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長筒形工件通磁棒的磁粉探傷裝置,包括導磁棒、第一通磁線圈、第二通磁線圈和導向架,所述導磁棒的一端設置有所述導向架,所述導向架上設置有導向輪,所述第一通磁線圈和第二通磁線圈均套在所述導磁棒上,所述導磁棒包括至少兩根導磁桿,相鄰導磁桿的連接端配合連接。
更進一步的,相鄰導磁桿的連接端對應設置。
更進一步的,相鄰導磁桿連接端的一端上側和下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另一端上側和下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配合方式簡單方便,容易安裝。
更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的接觸面設置有相互配合的條紋。利用相互配合的條紋使得相鄰導磁桿之間的接觸面積更大,磁粉檢測的準確度和靈敏度更高。
更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的接觸面均為粗糙面。本實用新型中粗糙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3.2±0.2,經測試可以達到較高的磁粉檢測的準確度和靈敏度。
更進一步的,所述導磁棒的橫截面為圓角四邊形。
更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磁線圈和所述第二通磁線圈的導線均為銅板。
更進一步的,所述銅板的寬度為40mm,厚度為5mm。
更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架的一端與所述導磁棒卡扣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導磁棒的一端設置有凸形凹槽,所述導向架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凸形凹槽配合連接的凸起。利用凸形凹槽和與之配合的凸起,不僅方便連接,而且連接效果更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迪威爾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迪威爾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0546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