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靜脈穿刺引流管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99200.3 | 申請日: | 2017-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264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樺;王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樺 |
| 主分類號: | A61M5/158 | 分類號: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談杰 |
| 地址: | 710068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夾持管 引流管 靜脈穿刺 固定管 引流管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 靈活轉動 轉動槽 外周 醫療器械技術 病人頸部 固定管軸 人體皮膚 位置限定 軸向位置 轉動配合 固定的 竄動 內層 配合 保證 靈活 治療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靜脈穿刺引流管固定裝置,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套設于引流管外周且能與引流管固定的夾持管和套設于夾持管外周且固定于人體皮膚上的固定管,所述夾持管的兩端的端面與固定管軸向中部開設的轉動槽轉動配合。本實用新型結構靈活,采用內層夾持管和外層固定管相結合的形式,固定管能夠穩定的位于人體的某處,通過轉動槽對夾持管進行位置限定,再配合靜脈穿刺引流管進行靈活轉動的同時,還能保證引流管的軸向位置不發生竄動,進而保證引流管能夠穩定的位于病人頸部且能夠實現靈活轉動以配合治療的目的,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和良好的使用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靜脈穿刺引流管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靜脈置管是為了不需要每天都打針而使用的,穿刺一次便可,每天保持留置,將需要的營養液或藥液通過該管注入。化驗抽血也可通過這根管子進行抽血。靜脈置管是為了不需要每天都打針而使用的,穿刺一次便可,每天保持留置,將需要的營養液或藥液通過該管注入。意見建議:往往現在手術之前都會要求這樣子做,進入手術室之后就直接滴上液體了。
一般最多做得是右側頸內靜脈穿刺,因為左側肺尖稍高于右側,穿刺左側頸內靜脈造成肺破裂的風險要高。讓患者去枕平臥,讓他頭偏向左側,稍用力向正上方抬頭,一般可以看到胸鎖乳突肌那一條線和胸鎖乳突肌三角,在胸鎖乳突肌三角上部分靠近頂點的地方,左手食指和中指輕壓觸摸右側頸內動脈搏動,調整手勢讓兩指并攏并且指腹都在動脈上,這樣就可以確定動脈走向,然后以兩指指甲中心點大概做一向右的正三角形,那右側的點可以作為穿刺點,穿刺針的方向平行于動脈走向或者朝向右側的乳頭方向,同時與皮膚呈15-30度向下角度邊進針邊回抽,直到順利回抽出靜脈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靜脈穿刺引流管固定裝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靜脈穿刺引流管固定不牢固、易脫落、且管體轉動不便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靜脈穿刺引流管固定裝置,包括套設于引流管外周且能與引流管固定的夾持管和套設于夾持管外周且固定于人體皮膚上的固定管,所述夾持管的兩端的端面與固定管軸向中部開設的轉動槽轉動配合。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夾持管包括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所述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通過轉軸鉸接,所述轉軸平行于第一半管的軸向設置,所述第一半管的圓周內側設有粘合層。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第一半管平行于軸向且遠離轉軸側的側面上也設有粘合層。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固定管包括第一固定半管和第二固定半管,所述第一固定半管和第二固定半管通過旋轉軸鉸接,所述旋轉軸平行于第一固定半管的軸向設置,所述第一固定半管和第二固定半管的軸向中部均設有轉動槽,所述固定管的內徑小于夾持管的外徑。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第一固定半管遠離旋轉軸的側面上還設有與第二固定半管的卡槽相配合的鎖定卡扣。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轉動槽的軸向長度與所述夾持管的長度一致。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卡槽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第二固定半管軸向的兩端。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鎖定卡扣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第一固定半管軸向的兩端。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靈活,采用內層夾持管和外層固定管相結合的形式,固定管能夠穩定的位于人體的某處,通過轉動槽對夾持管進行位置限定,再配合靜脈穿刺引流管進行靈活轉動的同時,還能保證引流管的軸向位置不發生竄動,進而保證引流管能夠穩定的位于病人頸部且能夠實現靈活轉動以配合治療的目的,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和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靜脈穿刺引流管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圖1中固定管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樺,未經楊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992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