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液壓閥疲勞及耐高壓試驗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87773.4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810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起新;梁若霜;于彩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新歐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9/00 | 分類號: | F15B19/00;F15B1/02;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閥 增壓缸 疲勞 耐高壓試驗 脈沖壓力 伺服閥 壓力放大作用 壓力脈沖信號 比例溢流閥 耐高壓測試 驅動液壓泵 壓力傳感器 測試系統 調定系統 高速油路 高壓試驗 加壓信號 試驗壓力 壽命數據 信號作用 壓力脈沖 溢流閥組 動力源 多路閥 工控機 耐高壓 試驗臺 調定 耐壓 腔體 卸荷 電機 采集 節能 傳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壓閥疲勞及耐高壓試驗臺,涉及液壓閥疲勞與耐高壓測試領域。電機(2)驅動液壓泵(1),為測試系統提供動力源。溢流閥組(4)用于調定系統最高壓力與卸荷。比例溢流閥(6)用于調定實際需要的試驗壓力。伺服閥(9)可實現高速油路切換,用于控制增壓缸運動方向與速度,對增壓缸提供脈沖壓力信號及加壓信號。增壓缸(10)具有壓力放大作用,在伺服閥脈沖壓力信號作用下產生高壓試驗壓力脈沖。壓力傳感器b(13)用于采集壓力脈沖信號并傳遞至工控機。被試閥出現損壞的時間為閥的耐壓壽命數據。適用于多路閥腔體疲勞及耐高壓試驗,具有穩定可靠、節能、操作簡捷方便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測試領域,尤其涉及液壓閥疲勞與耐高壓測試領域。
背景技術
液壓閥抗疲勞及耐高壓性能是其可靠性重要技術指標。液壓閥疲勞及耐高壓試驗臺主要用于液壓閥體的疲勞試驗及液壓閥耐高壓試驗,通過長時間對閥加載交變高壓油液,測試各類液壓元件的耐高壓程度和疲勞破壞的加載應力。據此可進一步分析元件失效的因素與機理,并為元件的可靠性改進提供依據。測試技術與液壓元件可靠性密切相關。液壓閥疲勞及耐高壓測試的難點是壓力高、要提供高頻液壓脈沖,對節能與可靠性也有較高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壓閥疲勞及耐高壓試驗臺。為了實現高頻液壓脈沖、節能與高可靠性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液壓閥疲勞及耐高壓試驗臺,該試驗臺包括液壓泵1、電機2、單向閥a3、溢流閥組4、壓力表a5、比例溢流閥6、高壓過濾器7、蓄能器8、伺服閥9、增壓缸10、單向閥b11、壓力表b12、壓力傳感器a13、安全閥14、壓力傳感器b15、液位計16、吸油過濾器17、空氣過濾器18和溫度傳感器19。
液壓泵1通過吸油過濾器17與油箱連接,油箱中設置有液位計16、空氣過濾器18和溫度傳感器19;
液壓泵1由電機2驅動,液壓管路經油箱及單向閥a3進入并聯閥組中,并聯閥組包括溢流閥組4和比例溢流閥6,溢流閥組4和比例溢流閥6并聯布設在進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之間;并聯閥組的進油管路上設有壓力表a5和壓力傳感器15。
經由并聯閥組的進油管路經過高壓過濾器7和伺服閥9后與增壓缸10連接;伺服閥9與蓄能器8連接,增壓缸10的活塞回油口通過單向閥b11與伺服閥9連接,形成液壓回路;增壓缸10與被試閥連接;增壓缸10與被試閥之間設有壓力表b12和壓力傳感器a13,壓力傳感器a13與安全閥14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適用于多路閥腔體疲勞及耐高壓試驗,具有穩定可靠、節能、操作簡捷方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系統結構圖。
圖中:1-液壓泵,2-電機,3-單向閥a,4-溢流閥組,5-壓力表a,6-比例溢流閥,7-高壓過濾器,8-蓄能器,9-伺服閥,10-增壓缸,11-單向閥b,12-壓力表b,13-壓力傳感器,14-安全閥,15-壓力傳感器,16-液位計,17-吸油過濾器,18-空氣過濾器,19-溫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1對具體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1、各主要元件的作用
電機(2)驅動液壓泵(1),為測試系統提供動力源。溢流閥組(4)用于調定系統最高壓力與卸荷。比例溢流閥(6)用于調定實際需要的試驗壓力。伺服閥(9)可實現高速油路切換,用于控制增壓缸運動方向與速度,對增壓缸提供脈沖壓力信號及加壓信號。增壓缸(10)具有壓力放大作用,在伺服閥脈沖壓力信號作用下產生高壓試驗壓力脈沖。壓力傳感器b(13)用于采集壓力脈沖信號并傳遞至工控機。
2、測試方法
1)脈沖測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新歐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新歐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877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