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被動房用節能窗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75468.3 | 申請日: | 2017-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732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31 |
| 發明(設計)人: | 蘇存堂;邱明紅;韓紅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6B7/28 | 分類號: | E06B7/28;E06B3/66;E06B3/677;F24F7/013;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劉春成;徐麗娜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差 通風器 隔板 出風口 節能窗 一端設置 進風口 風門 本實用新型 窗戶主體 建筑能耗 冷熱負荷 立體結構 腔體分隔 通風換氣 斷冷橋 供氣體 室內外 風機 腔體 建筑物 室內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被動房用節能窗,包括壓差通風器和窗戶主體,其中,所述壓差通風器為立體結構,所述壓差通風器靠近室外側的一端設置有進風口,所述壓差通風器靠近室內側的一端設置有出風口,在所述壓差通風器的內部并位于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出風口之間的位置形成有腔體,所述壓差通風器內靠近所述出風口處設置有風門,所述風門可以將所述出風口開啟和關閉;所述壓差通風器內設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將所述腔體分隔并形成有供氣體通過的S形流道。壓差通風器采用斷冷橋設計,壓差通風器內不設風機,只靠室內外壓差通風換氣。該被動房用節能窗能夠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減少建筑物冷熱負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節能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被動房用節能窗。
背景技術
作為建筑物開口采光的部位,在建筑中極易被忽略的門窗流失的能量占建筑能耗的45%-50%,占社會總能耗的20%。在中國,這一比例更高。現有建筑面積為430億平方米,如達到歐美發達國家目前的節能標準,每年即可節約標煤約4.3億噸。這樣不僅能節約大量能源,更將產生巨大的環保效益。門窗產業的節能降耗和環保效益在業內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國每年新開工的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門窗用量約為5億平方米,產值約為1800-2000億元。
然而,目前我國門窗企業絕大部分仍是低端生產狀態。在歐美發達國家,使用高檔節能門窗的比例已經達到門窗總量的67%(其余為普通節能門窗);而我國,實行高技術標準的北京與發達國家普通節能門窗還相差15年,高檔節能門窗使用量只占門窗總量的0.5%。
以門窗能耗的重要指標保溫性能為例,歐洲現行標準的傳熱系數K值(傳熱系數K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玻璃兩側空氣溫度差為1℃時,單位時間內通過1平方米中空玻璃的傳熱量,以W/m2.K表示)為1.1-1.3W/m2.KW/m2.K;而在我國具有高標準的北京,其傳熱系數K值為2.0W/m2.K,僅相當于歐洲80年代末的標準,同時大部分省市標準則落后近三十年,差距驚人。
在當前建筑節能已經走到第四步的階段,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在我國也成為發展潮流,節能門窗的市場越來越廣闊。因此,急需一種高效節能的被動房用節能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被動房用節能窗,能夠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減少建筑物冷熱負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被動房用節能窗,所述被動房用節能窗包括壓差通風器和窗戶主體,其中,所述壓差通風器與所述窗戶主體連接,所述壓差通風器為立體結構,所述壓差通風器靠近室外側的一端設置有進風口,所述壓差通風器靠近室內側的一端設置有出風口,在所述壓差通風器的內部并位于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出風口之間的位置形成有腔體,所述壓差通風器內靠近所述出風口處設置有風門,所述風門可以將所述出風口開啟和關閉;
所述壓差通風器內設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與所述壓差通風器的頂端連接并向所述壓差通風器的底端延伸、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與所述壓差通風器的底端之間的距離是35mm,所述第二隔板與所述壓差通風器的底端連接并向所述壓差通風器的頂端延伸、所述第二隔板的頂端與所述壓差通風器的頂端之間的距離是35mm,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將所述腔體分隔并形成有供氣體通過的S形流道。
進一步地,在上述被動房用節能窗中,所述壓差通風器的整體為長方體,所述壓差通風器設置在所述窗戶主體的頂端。
進一步地,在上述被動房用節能窗中,所述進風口處設置有過濾網。
進一步地,在上述被動房用節能窗中,所述腔體內壁覆蓋有消聲材料。
進一步地,在上述被動房用節能窗中,所述窗戶主體包括窗框和玻璃,所述窗框內設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鑲嵌有三層所述玻璃,在所述凹槽內兩層所述玻璃之間設置有隔離片,兩層所述玻璃之間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內填充氣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7546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