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塑性蜂窩板的簡易封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73508.0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596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黃險波;范欣愉;李浩;孫雅杰;秦永利;鄧榮堅;李曉拓;熊鑫;劉玲;孟姍姍;宋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金發碳纖維新材料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37/10 | 分類號: | B32B37/10;B32B37/12;B32B37/14;B32B38/18;B32B38/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堅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凹模 加壓板 邊塊 熱塑性蜂窩板 封邊裝置 簡易 背面 本實用新型 生產成本低 安全實用 凹模形狀 板材運輸 成品形狀 出料機構 給進機構 固定夾持 模具結構 向下壓力 周邊形狀 主要組件 封邊 夾持 脫膠 下壓 泄壓 延邊 異響 固化 加壓 美觀 面料 覆蓋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簡易的,美觀,避免異響,固化時間短,不脫膠,模具結構、工序簡單,生產成本低,安全實用的熱塑性蜂窩板的簡易封邊裝置。包括加壓板1、推邊塊2、凹模5等主要組件。凹模具有夾持功能,限定成品的厚度及周邊形狀,凹模具有凹模四周延邊;凹模上方配合有與之凹模形狀相對應的,適合加壓成成品形狀的加壓板。包括自動給進機構,將待封邊板材運輸至凹模固定夾持。推邊塊沿板材背面,具有合適的向下壓力,推動面料嚴實覆蓋板材背面。在推邊塊完成工作后,加壓板下壓,并給予充分的壓力,保持一段時間即可泄壓,由出料機構運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材料生產領域,尤其涉及熱塑性樹脂復合材料生產領域,熱塑性蜂窩板的封邊裝置。
背景技術
纖維增強熱塑性蜂窩板,由于其輕質高強、可回收利用、低氣味低VOC等特點,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熱塑性蜂窩板用于汽車內飾時,板材邊緣需要進行封邊處理或者包覆軟性面料,以保持較好的外觀,或者在裝配時保持與承托基體的軟連接,避免產生異響。目前,熱塑性蜂窩板主要采用涂膠和熱壓兩種封邊工藝。但兩種工藝都存在明顯的不足,例如涂膠封邊對涂膠設備和工裝有較高的要求,膠水固化時間長,且后期存在脫膠的風險。熱壓封邊工藝則需要定制專用的加熱設備和模壓成型設備,工序復雜能耗高,模具剪切封邊后的邊緣容易出現顏色不均勻等外觀不良;或留有樹脂中的增強纖維形成毛邊,需修邊等后處理工序,甚至會給使用者身體帶來傷害。同時,經模具熱壓后的板材邊緣一般被壓潰并形成銳利端部,端部的保留強度不高,且在裝配時容易劃傷承托底座表面。
例如,專利CN 105904652 A公開了一種蜂窩板注射膠黏劑封邊的方法,該實用新型將蜂窩板置于模具中,定位好以后閉合模具并在注射口注射聚氨酯等封邊材料,約1~3分鐘后開模取出制品,經修邊等工序得最終成品。該存在封邊成型時間較長,對注膠設備和密封模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修邊等后處理工序,難以對板材進行布料包覆加工等等不足。
專利CN 103407502 B公開了一種模壓封邊的工藝,該實用新型用通過模具邊緣加熱軟化PP蜂窩板并加壓,幾十秒后板材邊緣被壓實并熔合封邊。此封邊工藝需要對模具進行加熱,增加了設備的復雜性。且該封邊工藝需將板材邊緣壓潰,導致邊緣保留強度較低,對于纖維增強的板材邊緣仍難免留有纖維,無法避免毛邊的產生,所以這種封邊工藝存在明顯的局限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封邊工藝的各種缺陷,提供一種簡易的,美觀,避免異響,固化時間短,不脫膠,模具結構、工序簡單,生產成本低,安全實用的熱塑性蜂窩板的簡易封邊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所述的熱塑性蜂窩板的簡易封邊裝置,包括加壓板1、推邊塊2、凹模5等主要組件。
凹模具有夾持功能,限定成品的厚度及周邊形狀,凹模具有凹模四周延邊;凹模上方配合有與之凹模形狀相對應的,適合加壓成成品形狀的加壓板。
在封邊前,先對預裁好的面料噴涂膠液,將覆膠面朝上平攤在凹模5內,長出凹模部分均勻平攤在凹模四周延邊上;在豎直方向上凹模四周延邊比凹模高出待封邊板材的高度;
包括自動給進機構,將待封邊板材運輸至凹模固定夾持。
推邊塊設置在凹模四周延邊外沿,凹模固定夾持待封邊板材后,推邊塊沿板材背面,具有合適的向下壓力,推動面料嚴實覆蓋板材背面。
凹模固定夾持件、加壓板、以及推邊塊與面料或板材接觸部分都設置為與相應的板材接觸形狀相對應。比如弧形,倒圓角,矩形等。
推邊幅度與面料包裹板材后背面粘帖的幅度一致。
在推邊塊完成工作后,加壓板下壓,并給予充分的壓力,保持一段時間即可泄壓,由出料機構運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金發碳纖維新材料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金發碳纖維新材料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735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