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后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68230.8 | 申請日: | 2017-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898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曹一樞;段玉霞;白瑛;周文涵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10 | 分類號: | B62D25/10;B21D35/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松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花修洋 |
| 地址: | 214145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后蓋本體 弧形凹槽 汽車后蓋 小殼體 本實用新型 大殼體 底面 開口 側面輪廓 殼體結構 使用壽命 一體結構 收縮狀 圓弧狀 殼體 內凹 圓角 合格率 延伸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后蓋,包括后蓋本體,所述后蓋本體為一面具有開口的殼體結構,所述后蓋本體從開口向后蓋本體的底面呈階梯收縮狀延伸,且每一層階梯的側面輪廓均呈曲線或圓弧狀,所述后蓋本體包括連接成一體結構的大殼體和小殼體,所述小殼體與大殼體的連接處的內、外部分均設置有圓角,所述小殼體其中一個外側面上靠近底面設置有第一弧形凹槽,與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相對的另一小殼體的外側面上靠近底面設置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與第二弧形凹槽的內凹方向相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后蓋,提高了汽車后蓋的使用壽命,而且生產出的汽車后蓋質量好,合格率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零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后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汽車行業正在蓬勃發展。汽車在制造過程中,涉及到很多零件和工序,每一種零件的設計、制造,都集結了設計者的很多心思,而且在制造過程中運用了很多制造工藝,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實屬不易。目前汽車制造行業,在汽車后蓋的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麻煩,比如汽車后蓋形狀的設計的偏差,在生產過程中汽車后蓋的沖壓工序的細微變化,都會對產品造成嚴重影響,導致生產出不合格的產品。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后蓋,對汽車后蓋進行了新的設計,提高了汽車汽車后蓋的使用壽命,而且生產出的汽車后蓋質量好,合格率高。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后蓋,包括后蓋本體,所述后蓋本體為一面具有開口的殼體結構;所述后蓋本體從開口向后蓋本體的底面呈階梯收縮狀延伸,且每一層階梯的側面輪廓均呈曲線或圓弧狀。
進一步的,所述后蓋本體包括連接成一體結構的大殼體和小殼體,所述小殼體與大殼體的連接處的內、外部分均設置有圓角;所述小殼體其中一個外側面上靠近底面設置有第一弧形凹槽,與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相對的另一小殼體的外側面上靠近底面設置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與第二弧形凹槽的內凹方向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后蓋本體的開口的邊緣向外水平延伸設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與大殼體的邊緣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延伸板的邊緣彎折有翻邊,所述翻邊的彎折方向朝向后蓋本體的底面。
進一步的,所述大殼體的側面向后蓋本體內部空腔凹陷的位置的延伸板上設置有多個圓形凹槽,所述圓形凹槽的底面高出于所述延伸板與開口同側的板面;所述圓形凹槽為五個,且所有圓形凹槽的底面均開設有相同的孔,所述孔與圓形凹槽同心且小于圓形凹槽的直徑。
進一步的,五個所述圓形凹槽分別為第一圓形凹槽、第二圓形凹槽、第三圓形凹槽、第四圓形凹槽和第五圓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位于第一圓形凹槽與第二圓形凹槽之間,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位于第三圓形凹槽與第四圓形凹槽之間;
所述第四圓形凹槽和第五圓形凹槽之間的延伸板上設置有圓柱形空腔殼體,所述圓柱形空腔殼體靠近第四圓形凹槽設置,所述第二圓形凹槽與第三圓形凹槽之間的大殼體的外底面設置有弧形空腔殼體,所述弧形空腔殼體與小殼體的側面連接設置;所述圓柱形空腔殼體和弧形空腔殼體均與后蓋本體的內部連通。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后蓋,汽車后蓋本體設計為整體的一體結構,加強了汽車后蓋不同形狀之間連接的穩定性,對汽車后蓋進行了新的設計,提高了汽車汽車后蓋的使用壽命,而且汽車后蓋的生產方法利用的是沖壓工序,對工件進行翻邊沖孔和壓孔去毛刺的時候加工非常方便,生產出的汽車后蓋質量好,合格率高。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汽車后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汽車后蓋的剖視圖;
附圖3為汽車后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曙光模具有限公司,未經無錫曙光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682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汽車前機艙框架
- 下一篇:導水主板總成及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