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學投光透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51803.6 | 申請日: | 2017-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846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樹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漢輝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5/04 | 分類號: | F21V5/04;F21V5/00;F21V7/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形槽 光學部 透鏡 發光二極管 第一表面 投光透鏡 透鏡本體 凹設 本實用新型 第二表面 環繞 出光面 外圍部 電源驅動模塊 邊緣位置 發光裝置 陣列排列 入光面 暗斑 空腔 相背 反射 折射 驅動 安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學投光透鏡,包括:透鏡本體,所述透鏡本體包括第一表面以及與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透鏡本體包括光學部以及環繞所述光學部的外圍部,所述光學部包括陣列排列的透鏡,每個透鏡的出光面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出光面凹設形成入光面,每個透鏡的底部凹設形成空腔,所述外圍部還凹設形環繞所述光學部一周的第一環形槽及環繞所述第一環形槽一周的第二環形槽,所述第一環形槽用于安置驅動所述發光二極管工作的電源驅動模塊,所述第二環形槽用于接收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學投光透鏡,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能通過所述第二環形槽實現折射與反射,從而避免發光裝置的邊緣位置產生暗斑。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學投光透鏡。
背景技術
照明領域的投光是指光源通過透鏡可實現遠距離的照明,獲得所需要的光斑,實現需求的照度照明。照明領域的投光燈多用于工礦,室內外高桿等場地,傳統的常采用草帽型透鏡設計,草帽型透鏡往往邊緣會產生光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投光透鏡,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照明裝置邊緣會產生光斑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光學投光透鏡,包括:
透鏡本體,所述透鏡本體包括第一表面以及與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透鏡本體包括光學部以及環繞所述光學部的外圍部,所述光學部包括陣列排列的透鏡,每個透鏡的出光面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出光面凹設形成入光面,每個透鏡的底部凹設形成空腔,所述外圍部還凹設形環繞所述光學部一周的第一環形槽及環繞所述第一環形槽一周的第二環形槽,所述第一環形槽、燈槽的開口方向均與空腔的開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環形槽用于安置驅動發光二極管工作的電源驅動模塊,所述第二環形槽用于接收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透鏡本體呈圓形。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光學部為圓形,所述光學部包括若干同心的透鏡圓環,每相鄰兩個透鏡圓環之間的間隔相等,每個透鏡圓環上分布著多個透鏡。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透鏡本體還包括環繞所述外圍部的邊緣部,所述邊緣部上間隔設置有多個螺孔。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透鏡本體由光學玻璃或者樹脂材料形成。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厚度為2毫米。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學投光透鏡,由于在光學部的外圍設置了用于安置驅動所述發光二極管工作的電源驅動模塊的第一環形槽及在第一環形槽的外圍設置了第二環形槽,從而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能通過所述第二環形槽實現折射與反射,從而避免發光裝置的邊緣位置產生暗斑。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學投光透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提供的光學投光透鏡的背面圖;
圖3是圖1提供的光學投光透鏡的沿B-B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漢輝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漢輝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518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