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麥克風及麥克風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51722.6 | 申請日: | 2017-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310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蔣衛星;陳耿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麥拉達電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08 | 分類號: | H04R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 地址: | 51042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麥克風 麥克風組件 拾音器 本實用新型 進聲口 電聲設備 手動調節 軸線方向 人嘴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聲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麥克風及麥克風組件。麥克風包括手持部;手持部的端部設置有拾音器;拾音器上設置有第一進聲口;第一進聲口的軸線方向與手持部的長度方向之間有角度。麥克風組件包括所述的麥克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麥克風及麥克風組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拾音器和人嘴之間的角度需要手動調節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聲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麥克風及麥克風組件。
背景技術
麥克風,學名為傳聲器,是將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能量轉換器件,由Microphone這個英文單詞音譯而來,也稱話筒、微音器。
麥克風包括音頭罩和手持部,其中,音頭罩與手持部連接,現有的麥克風往往音頭罩內的拾音器的進聲口的軸線方向和手持部的軸線方向重合,人們在使用麥克風時,尤其在唱歌時,需要手握麥克風的手持部,且往往需要改變手的姿勢或者手握手持部的角度,以調整拾音器和人嘴之間的角度。但是,時間長了使用者的手臂容易酸痛,且使用者使用不方便,影響麥克風的正常使用,另外,即使使用者的手臂找到比較舒適的姿勢,拾音器和人嘴之間的角度也難以穩定的保持。
因此,本申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新的麥克風及麥克風組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麥克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拾音器和人嘴之間的角度需要手動調節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麥克風組件,以進一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拾音器和人嘴之間的角度需要手動調節的技術問題。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麥克風,包括手持部;
所述手持部的端部設置有拾音器;
所述拾音器上設置有第一進聲口;
所述第一進聲口的軸線方向與所述手持部的長度方向之間有角度。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進聲口的軸線方向與所述手持部的長度方向之間的角度范圍為25°-45°。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進聲口的軸線方向與所述手持部的長度方向之間的角度范圍為30°-40°。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進聲口的軸線方向與所述手持部的長度方向之間的角度為36°。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麥克風,還包括音頭罩;
所述音頭罩與所述手持部靠近所述拾音器的一端連接,且所述音頭罩罩設于所述拾音器之外;
所述音頭罩遠離所述手持部的一側開設有第二進聲口,且所述第二進聲口與所述第一進聲口相對應。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麥克風,還包括蓄電池;
所述蓄電池設置于所述手持部內,且與所述拾音器電連接。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麥克風,還包括開關;
所述開關設置于所述手持部上;
所述蓄電池通過所述開關與所述拾音器電連接。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手持部上設置有摩擦部。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摩擦部為凸棱;
所述凸棱有多個,且多個所述凸棱間隔設置。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麥克風組件,包括所述的麥克風,還包括支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麥拉達電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麥拉達電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517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