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軋鋼跑槽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48230.1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704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路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9/00 | 分類號: | B21B39/00;B21B45/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開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趙俊嬌 |
| 地址: | 056308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跑槽 冷卻裝置 吹掃 軋鋼 熱金屬檢測器 控制器 掃描式 底座 氣管 開口 運行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 電磁閥控制 框式固定架 熱金屬檢測 安全隱患 外部壓力 支架設置 電磁閥 側壁 串接 管式 氣源 支架 余熱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軋鋼跑槽,包括側壁上設置有開口的跑槽本體,對應于所述開口、經由支架設置在跑槽本體外的掃描式熱金屬檢測器和跑槽吹掃冷卻裝置,以及與所述掃描式熱金屬檢測器及跑槽吹掃冷卻裝置連接的控制器;所述跑槽吹掃冷卻裝置包括與外部壓力氣源連接的氣管,以及串接在所述氣管上的電磁閥,所述電磁閥控制連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管式或框式固定架。獲得的軋鋼跑槽,可對跑槽進行降溫,消除因跑槽余熱對熱金屬檢測結果的干擾,避免運行控制系統產生誤信號而造成的對生產的影響和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軋鋼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軋鋼跑槽。
背景技術
在鋼材的軋制過程中,需要利用傳感器檢測鋼材的實際運行信號,通常采用熱金屬檢測器來進行鋼信號的檢測,用于后續系統的控制。跑槽是軋鋼生產的過鋼通道,鋼材在跑槽中運行時使跑槽溫度升高,導致熱金屬檢測器采集鋼信號過程因高溫跑槽的干擾產生誤信號,從而不能正確判斷跑槽中是否有鋼,致使控制系統產生誤動作,影響軋鋼質量和生產安全,帶來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軋鋼跑槽,該軋鋼跑槽具有跑槽吹掃冷卻裝置,可對跑槽進行降溫,消除因跑槽余熱對熱金屬檢測結果的干擾,避免控制系統產生誤信號而造成的對生產的影響和安全隱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軋鋼跑槽,包括側壁上設置有開口的跑槽本體,對應于所述開口、經由支架設置在跑槽本體外的掃描式熱金屬檢測器和跑槽吹掃冷卻裝置,以及與所述掃描式熱金屬檢測器及跑槽吹掃冷卻裝置連接的控制器;
所述跑槽吹掃冷卻裝置包括與外部壓力氣源連接的氣管,以及串接在所述氣管上的電磁閥,所述電磁閥控制連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管式或框式固定架。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于所述開口的底部及兩側均設置有向外延伸的邊沿,在位于底部的邊沿上設有固定所述氣管出氣口的彈性固定帶,位于兩側的所述邊沿呈至所述氣管進氣口的方向漸小的喇叭口狀布置。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在所述氣管的出氣口處連接有第一出氣支管和第二出氣支管,所述第一出氣支管的管口對應于所述掃描式熱金屬檢測器的掃描區域布置,所述第二出氣支管被設置為可具有相對于所述跑槽本體的擺動。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二出氣支管通過軟管連接至所述氣管的出氣口,且所述第二出氣支管通過轉動軸轉動設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于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驅使所述轉動軸往復擺動的擺動電機。
所述第二出風支管的支架可自動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軋鋼跑槽,利用設置的跑槽吹掃冷卻裝置,通過跑槽側壁的開口,對熱金屬檢測器在跑槽內的信號采集位置吹掃高壓氣,以降低因鋼材運行引起的跑槽余溫對檢測結果的干擾,避免運行控制系統產生誤信號而造成的對生產影響和安全隱患。所述跑槽吹掃冷卻裝置的啟閉由熱金屬檢測器的鋼信號控制,當跑槽內有鋼材運行,掃描式熱金屬檢測器采集到鋼信號,控制電磁閥得電,高壓氣管開啟,吹掃跑槽以降溫冷卻,并在鋼材運行過程始終保持吹掃狀態;當跑槽內沒有鋼材時,掃描式熱金屬檢測器采集不到鋼信號,控制電磁閥關閉,停止對跑槽的吹掃;既實現了對跑槽的降溫冷卻,消除跑槽余熱對熱金屬檢測結果的干擾,又使跑槽吹掃冷卻裝置的控制有效、合理,在沒有鋼材運行同時停止吹掃,避免能源浪費。所述吹掃冷卻裝置經由支架支撐,可穩定吹掃位置,使吹掃操作與鋼信號采集相配合,提高熱金屬檢測器的信號正確率,避免誤信號對生產的影響。
本實用新型所述跑槽的開口處設置邊沿,借助開口底部邊沿更好的固定氣管的出氣口,穩定風向;利用開口兩側邊沿的喇叭口結構,對高壓氣起到跑槽外側收風跑槽內側散風的作用,更好地發揮高壓氣對跑槽的降溫冷卻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482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