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配電網串并聯補償柜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47066.2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057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姚成;鄧軍鋒;李瑾;信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16 | 分類號: | H02J3/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齊書田 |
| 地址: | 710075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電線路 串聯電容器 配電網 本實用新型 并聯電抗器 并聯電容器 并聯連接 補償柜 串并聯 電壓分布 輸送容量 進線 出線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配電網串并聯補償柜,包括串聯電容器柜、并聯電抗器柜和并聯電容器柜,所述串聯電容器柜串聯連接在配電線路中,所述并聯電容器柜并聯連接在串聯電容器柜進線側的配電線路中,所述并聯電抗器柜并聯連接在串聯電容器柜出線側的配電線路中。本實用新型具有提升配電線路的輸送容量、改善配電線路沿線電壓分布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系統無功補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配電網串并聯補償柜。
背景技術
配電網末端電壓的高低是衡量供電質量是否符合標準的一項重要指標,直接關系到用電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和生產的正常運作。國標GB/T12325-2008《電能質量供電電壓偏差》中規定“20kV及以下三相供電電壓偏差為標稱電壓的±7%”。然而截至目前,我國配電網建設相對輸電網嚴重滯后,主要有以下問題:(1)電網結構復雜、網架薄弱;(2)配電設備老化,供電線路多采用架空線且線徑較小;(3)供電線路長(尤其是山村線路),配電變壓器的容量小且數量多;(4)部分線路帶有多臺大容量的電動機或變化迅速的工業負荷。以上這些問題往往導致配電線路末端電壓嚴重降低,無法滿足標準和用戶用電要求。
目前,對配電網線路末端電壓嚴重降低的治理措施有:(1)在線路中安裝并聯電容器補償,其缺點是:成本高,且容量一定,缺乏自調節能力;(2)在線路中安裝SVC,其缺點是:成本高,改善效果一般;(3)更換配電變壓器、架空線等,其缺點是:成本高,周期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配電網串并聯補償柜,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具有提升配電線路的輸送容量、改善配電線路沿線電壓分布的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配電網串并聯補償柜,包括串聯電容器柜、并聯電抗器柜和并聯電容器柜,所述串聯電容器柜串聯連接在配電線路中,所述并聯電容器柜并聯連接在串聯電容器柜進線側的配電線路中,所述并聯電抗器柜并聯連接在串聯電容器柜出線側的配電線路中。
進一步地,所述串聯電容器柜包括第一電容器C1,金屬氧化物限壓器MOV、阻尼電抗器L1、阻尼電阻R、斷路器QF、電流互感器CT、控制器KZ以及第一真空接觸器KM1,所述第一電容器C1串聯在配電線路中,金屬氧化物限壓器MOV和第一真空接觸器KM1與第一電容器C1并聯,第一電容器C1的一端與阻尼電抗器L1和阻尼電阻R的一端相連,阻尼電抗器L1和阻尼電阻R的另一端通過斷路器QF連接至第一電容器C1的另一端,所述電流互感器CT的一端與配電線路的進線連接,另一端與第一真空接觸器KM1的進線側連接;電流互感器CT、斷路器QF和第一真空接觸器KM1的二次信號線均接入控制器KZ內。
進一步地,并聯電抗器柜為電抗器分組投切型或可調電抗器型。
進一步地,當并聯電抗器柜為電抗器分組投切型時,所述并聯電抗器柜包括電抗器L2和第二真空接觸器KM2,電抗器L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過第二真空接觸器KM2連接在串聯電容器柜出線側的配電線路中,第二真空接觸器KM2通過控制器KZ控制。
進一步地,當并聯電抗器柜為可調電抗器型時,所述并聯電抗器柜包括可調電抗器L,可調電抗器L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連接在串聯電容器柜出線側的配電線路中。
進一步地,所述并聯電容器柜包括第二電容器C2,第二電容器C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過第三真空接觸器KM3連接在串聯電容器柜進線側的配電線路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470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