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進行視頻會議的投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38486.4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911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吉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9/31 | 分類號: | H04N9/31;H04N7/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430061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徐東***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視頻會議 投影幕 視頻數據 投影裝置 成像層 吸光層 處理器 投影 本實用新型 對視頻數據 反射投影幕 投影儀投影 定向反射 反光涂層 交錯形成 鋸齒結構 聯網通信 視頻收發 投影畫面 外界強光 音頻收發 音頻數據 環境光 明暗 還原 柔和 收發 影像 圖像 抵抗 吸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進行視頻會議的投影裝置,由視頻收發設備和音頻收發設備對視頻數據和音頻數據進行收發,接收到的視頻數據發送到處理器。處理器將視頻數據通過投影儀投影到投影幕進行顯示,實現了具備聯網通信功能的視頻會議。由于投影幕中含有反光涂層,因而能夠定向反射光線,從而提高投影幕的明暗對比度。由于還含有吸光層,因而能夠在較亮的環境中獲得良好的畫面,使影像更加柔和自然。而成像層能夠反射投影幕圖像的光線,以還原真實的投影畫面,提高了投影質量。相鄰的吸光層和成像層交錯形成鋸齒結構,因而可以更好地吸收環境光和抵抗外界強光,更進一步提高了投影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投影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進行視頻會議的投影裝置。
背景技術
投影儀是人們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經常會使用到的顯示設備。但是,現有的投影儀都是通過連接電腦來對畫面進行展示的,其僅僅具備畫面展示功能,而不具備聯網通信功能,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投影儀的應用和發展。同時,現有的投影幕在使用時,通過將圖像投影到白塑幕、灰幕等上面。環境光越強,投影畫面的亮度就越高,這樣,投影畫面的對比度嚴重下降,使得成像質量嚴重下降,從而嚴重影響了投影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通過提供一種可進行視頻會議的投影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不具備聯網通信功能和投影質量不高的技術問題,實現了使投影裝置具備聯網通信功能和提高投影質量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進行視頻會議的投影裝置,包括:投影幕、投影儀、處理器、視頻收發設備、音頻收發設備、視頻采集設備及音頻采集設備;所述處理器與所述視頻收發設備、所述音頻收發設備雙向通信連接;所述視頻采集設備和所述音頻采集設備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處理器的信號輸入端通信連接;所述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投影儀的信號輸入端通信連接;所述投影幕由屏幕基板、反光涂層、基材層、吸光層及成像層組成;所述反光涂層的第一面設置在所述屏幕基板上,所述反光涂層的第二面與所述基材層的第一面連接;所述吸光層和所述成像層交錯設置在所述基材層的第二面上,且相鄰的所述吸光層和所述成像層交錯形成鋸齒結構;所述吸光層垂直設置在所述基材層的第二面上;所述成像層傾斜設置在所述基材層的第二面上;所述基材層的第二面設置在所述投影儀的輸出光路上。
進一步地,在所述屏幕基板與所述反光涂層之間有增亮啞光層。
進一步地,所述投影儀至少包括:光源輸出部件、光調制部件及投影鏡頭;所述光源輸出部件的輸出光經所述投影鏡頭射向所述基材層的第二面;所述光調制部件設置在所述光源輸出部件與所述投影鏡頭之間的光路上;所述光調制部件的信號輸入端與所述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投影鏡頭包括:鏡筒;在所述鏡筒內由光學系統物側至像側依次有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鏡、具有負屈光度的第二透鏡、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度的第四透鏡;所述第一透鏡為包括凸向物方的第一表面和平面的第二表面的球面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為包括凸向物方的第三表面和凸向物方的第四表面的非球面透鏡;所述第三透鏡為包括凸向像方的第五表面和凸向像方第六表面的非球面透鏡;所述第四透鏡為包括凹向物方的第七表面和凹向像方的第八表面的非球面透鏡,所述第七表面和所述第八表面均為反曲狀非球面。
進一步地,還包括:信號放大電路;所述信號放大電路的信號輸入端與所述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通信連接,所述信號放大電路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投影儀的信號輸入端通信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吉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吉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384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