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續合成羰基鎳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36637.2 | 申請日: | 201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964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前;肖冬明;張樹峰;羅世銘;田忠元;李登瑞;劉世和;陳旭軍;朱紀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G53/02 | 分類號: | C01G53/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專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李子健 |
| 地址: | 737103***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釜體 羰基鎳 渣倉 進氣口 管道連接 連續合成 羰化合成 排氣口 料倉 加熱器 本實用新型 處理裝置 攪拌裝置 控制閥門 筒狀釜體 儲料倉 進料口 卸渣口 | ||
一種連續合成羰基鎳的裝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儲料倉、料倉一、料倉二、羰化合成釜、渣倉一、渣倉二以及渣倉三;羰化合成釜包括臥式筒狀釜體,釜體的頂部設有進氣口、進料口以及排氣口,釜體的一側設有攪拌裝置,釜體的底部設有卸渣口;釜體的進氣口與CO加熱器通過管道連接,釜體的排氣口與羰基鎳處理裝置連接;上述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門。本實用新型實現了羰基鎳連續生產,提高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鎳精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連續合成羰基鎳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羰基鎳合成過程大多采用水淬鎳或鎳皮等薄片鎳廢料作為原料,按照技術條件的要求分次分批投入羰化釜中進行羰化反應,制取羰基鎳,在生產過程中羰化合成釜使用效率低,羰基鎳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續合成羰基鎳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連續合成羰基鎳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儲料倉、料倉一、料倉二、羰化合成釜、渣倉一、渣倉二以及渣倉三;所述羰化合成釜包括臥式筒狀釜體,所述釜體的頂部設有進氣口、進料口以及排氣口,所述釜體的一側設有攪拌裝置,所述釜體的底部設有卸渣口;所述釜體的進氣口與CO加熱器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釜體的排氣口與羰基鎳處理裝置連接;上述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門。
根據上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倉的頂部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料倉一的頂部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料倉一的一側側壁設有進氣口、另一側側壁設有排氣口,所述料倉一的進氣口與氮氣罐以及低壓CO罐分別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料倉二的頂部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料倉二的一側側壁設有進氣口、另一側側壁設有排氣口,所述料倉二的進氣口與高壓CO罐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門。
根據上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倉一的頂部設有進渣口、底部設有排渣口,所述渣倉一的一側側壁設有進氣口、另一側側壁設有排氣口,所述渣倉一的進氣口分別與高壓CO罐、低壓CO罐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渣倉二的頂部設有進渣口、底部設有排渣口,所述渣倉二的一側側壁設有進氣口、另一側側壁設有排氣口;所述渣倉三的頂部設有進渣口、底部設有排渣口,所述渣倉三的一側側壁設有進氣口、另一側側壁設有排氣口,所述渣倉三的進氣口分別與風機、氮氣罐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門。
根據上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動力裝置和攪拌棒,所述攪拌棒從羰化合成釜的側壁伸入釜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續合成羰基鎳的裝置,實現了羰基鎳的連續生產,提高了羰基鎳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CO加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連續合成羰基鎳的裝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儲料倉1、料倉一2、料倉二3、羰化合成釜4、渣倉一5、渣倉二6以及渣倉三7;
儲料倉的頂部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366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連續合成羰基鎳的卸渣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有去油裝置的城鎮污水處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