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交通事故現場警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34072.4 | 申請日: | 2017-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770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明瑜;劉裴;甘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四聯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16 | 分類號: | G08G1/16;G08G1/09;G08G1/09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麗云 |
| 地址: | 4007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通事故現場 本實用新型 警示單元 警示系統 事故檢測 通信單元 警示器 現場級 檢測 交通事故信息 輸入端連接 方向設置 后續車輛 監控路段 控制響應 事故發生 自動響應 輸出端 有效地 避讓 警示 減速 通行 響應 預防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交通事故現場警示系統,包括:檢測單元、警示單元和通信單元,所述警示單元包括多個沿路段通行方向設置的警示器,所述檢測單元包括用于檢測監控路段內的交通事故信息的事故檢測模塊,事故檢測模塊的輸出端通過通信單元與所述警示器的輸入端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現場級控制響應,能夠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進行自動響應,警示后續車輛減速避讓,通過這種現場級控制,大大提高了系統的響應速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對于預防二次事故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交通事故現場警示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和汽車的增加,城市交通問題日益突出。交通問題已經給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二次事故是指在原有的交通事故等事故的基礎上,由于自然不可抗力、救援方的疏忽、或當事人的錯誤操作引起的事故。二次事故是一次事故的危險因素的第二次激發,造成事故的擴大蔓延。二次事故相比較第一次事故,傷害往往更大,造成的人身及財產損失更嚴重,會使進一步的救援工作的難度大大提升。所以二次事故是在各種救援工作中極力預防的一種事故。
在實際當公路交通事故發生后,特別是夜晚、隧道、惡劣天氣等光照不充足的條件,如果不能在現場及時警示后面車輛,使后面來車及時獲取事故信息,從而及時剎車減速行駛,就會很容易造成嚴重的次生事故,擴大事故的生命、財產損失。
但是,目前針對二次事故的預警手段較少,由于判斷不及時,系統響應較慢等原因,使得不能及時上報事故信息(事故位置、事故嚴重程度),導致無法及時發現事故、及時救護和及時進行交通管制,然而交通事故發生后,往往在接下來的短短幾秒鐘甚至是一秒鐘內,都會因無法及時發現前方事故而造成二次事故,進而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并帶來嚴重的交通堵塞,因此,亟需一種新的技術手段,能夠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及時作出響應,從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交通事故現場警示系統,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通事故現場警示系統,包括:檢測單元、警示單元和通信單元,所述警示單元包括多個沿路段通行方向設置的警示器,所述檢測單元包括用于檢測監控路段內的交通事故信息的事故檢測模塊,事故檢測模塊的輸出端通過通信單元與所述警示器的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所述事故檢測模塊包括碰撞檢測器、聲音傳感器、雷達傳感器和圖像采集器中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進一步,還包括遠程監控中心,所述檢測單元還包括環境檢測模塊,所述環境檢測模塊的輸出端和通過通信單元與遠程監控中心連接連接。
進一步,所述警示器包括處理器、無線收發器和交通警示燈,所述處理器與無線收發器連接,所述處理器的輸出端與交通警示燈的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所述警示器還包括身份標識模塊,所述身份標識模塊與處理器連接,所述身份標識模塊中預先設置有身份標識信息,所述身份標識信息為警示器的位置信息。
進一步,所述心跳檢測模塊,所述心跳檢測模塊分別與處理器和無線收發器連接。
進一步,所述通信單元包括通信網關,所述警示器通過無線收發器與通信網關連接,所述通信網關與遠程監控中心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中的交通事故現場警示系統,當檢測到監控路段發生交通事故時,可以立即啟動交通事故警示燈,警示后續車輛減速,同時將事故信息(事故位置、事故嚴重程度)上報到監控中心,以便進行后續的處理,本實用新型通過現場級控制響應,能夠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進行自動響應,警示后續車輛減速避讓,通過這種現場級控制,大大提高了系統的響應速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對于預防二次事故具有重要的意義。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四聯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四聯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340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