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中醫針灸的多層次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18679.3 | 申請日: | 201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415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欒貽紅;譚玉柱;管和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欒貽紅 |
| 主分類號: | A61H39/08 | 分類號: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原創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東峰 |
| 地址: | 27110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桿 限位桿 中醫針灸 固定頭 刻度桿 螺紋頭 本實用新型 固定槽 針尖 卡槽 凸塊 針灸 螺紋連接 生命安全 相間設置 旋轉調節 醫療效果 刻度條 容納槽 扎針 貫穿 焊接 皮膚 保證 側面 醫療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中醫針灸的多層次針,包括針尖、針桿、限位桿、刻度桿、凸塊、卡槽、固定頭、第一固定槽、容納槽、螺紋頭、刻度條及第二固定槽。本實用新型的用于中醫針灸的多層次針的針桿貫穿于限位桿,針桿一端的螺紋頭螺紋連接于限位桿,螺紋頭一端的刻度桿貫穿于限位桿,從而便于精確地限定針桿的長度,從而增強了針灸的針對性,保證了針灸的效果,降低了醫療風險,進而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刻度桿的一端焊接有固定頭,固定頭的側面相間設置有凸塊與卡槽,從而便于在針桿進入皮膚后旋轉調節針尖的深度,進一步增強了扎針的精確性,進一步增強了醫療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層次針,具體為一種用于中醫針灸的多層次針,屬于醫療工具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是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手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于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于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后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于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目前中醫在使用的針具進行針灸時,一般根據經驗來控制針具插入皮膚的深度,從而容易存在偏差,不利于病人的康復,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且針具的表面一般較為平滑,醫生在使用針具時容易發生手滑,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中醫針灸的多層次針,便于精確地限定針桿的長度,從而增強了針灸的針對性,保證了針灸的效果,降低了醫療風險,進而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用于中醫針灸的多層次針,包括針桿,使所述針桿的端部設有針尖,且所述針桿的一端焊接有螺紋頭;所述螺紋頭貫穿于限位桿,且所述限位桿的一側設有第一固定槽;所述限位桿的內部設有容納槽,且所述螺紋頭卡合于所述容納槽;所述螺紋頭的一端焊接有刻度桿,且所述刻度桿貫穿于所述限位桿;所述刻度桿的側面設有刻度條,所述刻度桿的側面設有第二固定槽,且所述第二固定槽設于所述刻度條的一側;所述刻度桿的一端焊接有固定頭,所述固定頭的側面設有凸塊,所述固定頭的側面設有卡槽,且所述卡槽設于所述凸塊的一側。
優選的,為了保證針灸的效果,所述針尖為錐形針尖,所述針桿為圓柱形針桿,且所述針尖與所述針桿的中軸線重合。
優選的,為了便于限位桿同時覆蓋所述針桿與所述螺紋頭,所述螺紋頭為圓柱形螺紋頭,所述螺紋頭、所述針桿及所述刻度桿的橫截面積均相等,且所述螺紋頭設于所述刻度桿與所述針桿之間。
優選的,為了便于固定所述限位桿,所述螺紋頭螺紋連接于所述限位桿,且所述針桿滑動連接于所述限位桿。
優選的,為了便于手指捏住針具,所述第一固定槽與所述第二固定槽均為弧形槽,所述第一固定槽與所述第二固定槽均有四個,且所述第一固定槽與所述第二固定槽相互平行設置。
優選的,為了便于旋轉針具,所述凸塊與所述卡槽均有多個,所述卡槽設于相鄰兩個所述凸塊之間,且所述凸塊環形均勻排列于所述固定頭的側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中醫針灸的多層次針的針桿貫穿于限位桿,針桿一端的螺紋頭螺紋連接于限位桿,螺紋頭一端的刻度桿貫穿于限位桿,從而便于精確地限定針桿的長度,從而增強了針灸的針對性,保證了針灸的效果,降低了醫療風險,進而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刻度桿的一端焊接有固定頭,固定頭的側面相間設置有凸塊與卡槽,從而便于在針桿進入皮膚后旋轉調節針尖的深度,進一步增強了扎針的精確性,進一步增強了醫療效果。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欒貽紅,未經欒貽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186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