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摔功能的煤礦地質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02425.2 | 申請日: | 2017-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235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川;馬靖;朱雪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文川;馬靖;朱雪輝 |
| 主分類號: | G01V9/00 | 分類號: | G01V9/00;H05K7/14;H05K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7016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質檢測 煤礦 三角板 下表面 防摔 底座 第二滑塊 裝置本體 防護墊 彈簧 滑槽 蓄電池 本實用新型 擋板 電動推桿 進給裝置 推動裝置 箱體內壁 向下移動 平衡板 上表面 右側面 支撐板 移動 滾輪 夾持 取出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摔功能的煤礦地質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推動裝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與箱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箱體內壁的下表面與第一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平衡板的下表面。該防摔功能的煤礦地質檢測裝置,通過設置進給裝置、開關、蓄電池、第二滑塊、第二滑槽、三角板、第二支撐板、擋板、第一防護墊和第二防護墊,使用開關可以控制電動推桿帶動第二滾輪向上或向下移動,從而方便推動三角板向左或向右移動,從而方便取出煤礦地質檢測裝置本體或對煤礦地質檢測裝置本體進行夾持保護,第二滑塊與第二滑槽均為T字形,從而方便三角板移動,從而方便設備的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防摔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防摔功能的煤礦地質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煤礦是人類在開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質層時所挖掘的合理空間,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體燃料,是可燃性有機巖的一種。它是由一定地質年代生長的繁茂植物,在適宜的地質環境中,逐漸堆積成厚層,并埋沒在水底或泥沙中,經過漫長地質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質時期中,以石炭紀、二疊紀、侏羅紀和第三紀的地層中產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時代。煤的含碳量一般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屬光澤。根據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為泥炭、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四類。
煤礦開采之前,為了預防因不合理開采導致的塌方等意外事故,通常需要對煤礦地質進行檢測,從而規劃出合理的開采路線,因此需要使用煤礦地質檢測裝置,但目前的煤礦地質檢測裝置多為手提式,并且使用海綿進行保護,有時因保護不當導致煤礦地質檢測裝置的精確度降低,不僅導致規劃的開采路線不合理,而且有可能因此而引發意外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摔功能的煤礦地質檢測裝置,解決了目前的煤礦地質檢測裝置多為手提式,并且使用海綿進行保護,有時因保護不當導致煤礦地質檢測裝置的精確度降低,不僅導致規劃的開采路線不合理,而且有可能因此而引發意外事故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摔功能的煤礦地質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推動裝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與箱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箱體內壁的下表面與第一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平衡板的下表面,所述平衡板的左側面與第一滾輪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平衡板的表面通過第一銷軸與第一支撐桿的背面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底端固定連接在箱體內壁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滾輪的左側面搭接在圓筒的表面,所述圓筒內壁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滑塊,且兩個第一滑塊分別設置在支柱表面開設的兩個第一滑槽內,所述支柱的上表面與第二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第二支撐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下表面與圓筒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設置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的上表面與三角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三角板的斜面開設有滾槽,所述滾槽內設有進給裝置,所述三角板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防護墊,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與煤礦地質檢測裝置本體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與擋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擋板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二防護墊,所述煤礦地質檢測裝置本體位于第一防護墊與第二防護墊相對面形成的區域內,所述箱體的上表面與箱蓋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箱蓋的左側面通過連接裝置與箱體的左側面活動連接,所述箱蓋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U型拉環。
優選的,所述推動裝置包括豎桿,所述豎桿的底端與底座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豎桿的頂端與橫桿的表面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文川;馬靖;朱雪輝,未經李文川;馬靖;朱雪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024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探測安檢門
- 下一篇:手持式安檢裝置及安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