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瓶轉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88768.8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835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戴熠晨;王錚;吳崇武;劉依伶;吳依伶;溫智彬;施嘉煒;楊鯉妃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億興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B1/26 | 分類號: | B62B1/2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強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機構 瓶身 抱緊機構 滾輪機構 氣瓶 工具技術領域 氣瓶轉運裝置 本實用新型 把手連接 連接桿 搬運 把手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氣瓶搬運用工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氣瓶裝運裝置,包括用于固定氣瓶瓶身的上固定機構、下固定機構和用以將上固定機構和下固定機構連接的連接桿,所述上固定機構包括把手和與把手連接的可抱住瓶身的第一抱緊機構,所述下固定機構包括滾輪機構和與滾輪機構連接的可抱住瓶身的第二抱緊機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氣瓶搬運用工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氣瓶轉運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高壓氣瓶運輸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將氣瓶放在拖車上或者箱式車上進行運輸,由于氣瓶本身比較笨重,對于短距離的運輸非常不方便。
為解決上述問題,授權公告號CN202213601U公開了一種帶有固定器的氣瓶手推車,包括由平行支撐桿固定構成的車架,車架前部固定設置托板,車架后部設置把手,其特征在于:車架設置支撐腿,支撐腿后部設置車輪,車架設置2-4個圓弧形托桿護欄,圓弧形托桿護欄與車架的支撐桿垂直。現有的氣瓶裝運用推車受結構的限制使用過程中要先將氣瓶搬至推車的托板上再通過固定器固定,由于氣瓶笨重,費時費力,且運輸過程中氣瓶與固定器之間會產生碰撞,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有待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瓶轉運裝置,解決現有的氣瓶推車使用過程中要搬運氣瓶,費時費力,且運輸過程中氣瓶與固定器之間會產生碰撞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氣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氣瓶瓶身的上固定機構、下固定機構和用以將上固定機構和下固定機構連接的連接桿,所述上固定機構包括把手和與把手連接的可抱住瓶身的第一抱緊機構,所述下固定機構包括滾輪機構和與滾輪機構連接的可抱住瓶身的第二抱緊機構。
進一步的,第一抱緊機構和所述第二抱緊機構與所述瓶身的接觸面具有彈性墊。
進一步的,第一抱緊機構和所述第二抱緊機構包括分別形成半圓結構的固定部分和活動部分,所述活動部分的一端與固定部分的一端樞轉連接,所述活動部分另一端與固定部分的另一端鎖扣連接。
進一步的,第一抱緊機構和所述第二抱緊機構上設置有安裝橫突,所述連接桿與安裝橫突之間設置有鎖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安裝橫突上供所述連接桿穿過的安裝孔、設置在連接桿外周面的螺紋、與螺紋配合的鎖緊螺母。
進一步的,第一抱緊機構上的安裝孔為在安裝橫突上形成的具有橫向開口的安裝孔。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氣瓶轉運裝置,裝運氣瓶時只需要將下固定件上的第二抱緊機構上的活動端和固定端分離,即可裝載氣瓶,省去了托板,不需要再進行搬運;上固定機構的第二抱緊機構上形成的具有橫向開口的安裝孔,便于上、下固定機構安裝調節;第一抱緊機構與第二抱緊機構上的與瓶身的接觸面設置的彈性墊,具有防護作用,保證運輸過程中氣瓶免受碰撞,降低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固定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下固定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億興電力有限公司,未經泉州億興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887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省力的建筑推車
- 下一篇:一種強度提升的塑料推車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