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小麥田的排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87905.6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368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朱虹潤;楊曉勇;李斌;于世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豐和農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11/00 | 分類號: | E02B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5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水通道 蓄水池 排水溝 排水口 漏水蓋 本實用新型 排水裝置 排水 小麥田 優選 排水管 對稱設置 流水出口 農田排水 一端連接 滲透型 雙向性 側壁 通暢 流水 堵塞 地下 施工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田排水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用于小麥田的排水裝置,包括有排水溝a,排水溝a設置有流水出口,排水溝a的側壁均設有排水口a,排水口a連接有排水通道a,排水通道a連接有蓄水池,蓄水池對稱設置有排水口b,蓄水池覆有漏水蓋。本實用新型通過排水通道a優選為110排水管,且位于地下,施工方便,簡單;通過蓄水池的底部略高于排水溝a的底部,流水通常,避免蓄水池導流灌水;通過排水通道a通過排水口b連接于蓄水池5,所述蓄水池相對排水通道a的一側連接有排水通道b,所述排水通道7連接于遠離蓄水池的一端連接有排水溝b,使得排水具有雙向性,排水更加通暢,漏水蓋優選為滲透型漏水蓋,保證了不會因為堵塞而不能排水。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田排水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小麥田的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農田排水(farmland drainage)是指將農田中過多的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排除,改善土壤的水、肥、氣、熱關系,以利于作物生長的人工措施。排除農田里多余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控制地表徑流以消除內澇,控制地下水位以防治漬害和土壤沼澤化、鹽堿化,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保證高產穩產創造良好條件,這就是農田排水的根本任務。
由于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情況存在差別,各地區農田排水的具體任務不盡相同。在濕潤和半濕潤氣候帶,特別是平原和低洼地區,汛期降雨量大、過于集中或持續時間長,往往容易形成內澇,雨后地下水位升高,使土壤過濕而產生漬害。在這些地區,需要通過排水設施,排走多余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減少土壤中的水分,增加通透性,提高地溫,以消除澇漬。在半旱、半干旱和半濕潤氣候帶,土壤含鹽量大或地下水礦化度高的地區,需要利用排水系統來控制(降低)地下水位,結合灌溉和降雨淋洗鹽分,通過排水系統排走,以淡化土壤和地下水,保持良好的水鹽平衡狀況,防治土壤鹽漬化。農田排水是要排走田間多余的水,而節水灌溉是要盡量減少各個環節水的消耗,杜絕浪費,作到水盡其用。從表面上看來,這兩者之間似乎存在著矛盾,于是,就產生一種觀點,認為實施節水灌溉以后,田間再也不會有多余的水可排,那么,采用農田排水措施的前提也就不復存在了。事實是不是這樣,需要作一些客觀分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用于小麥田的排水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小麥田的排水裝置,包括有排水溝a,所述排水溝a設置有流水出口,所述排水溝a的側壁均設有排水口a,所述排水口a連接有排水通道a,所述排水通道a連接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對稱設置有排水口b,所述蓄水池覆有漏水蓋。
優選的,所述排水溝a為矩形槽。
優選的,所述排水通道a優選為110排水管,且位于地下。
優選的,所述蓄水池的底部略高于排水溝a的底部。
優選的,所述排水通道a通過排水口b連接于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相對排水通道a的一側連接有排水通道b,所述排水通道b連接于遠離蓄水池的一端連接有排水溝b。
優選的,所述漏水蓋優選為滲透型漏水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排水通道a優選為110排水管,且位于地下,施工方便,簡單。
2、通過蓄水池的底部略高于排水溝a的底部,流水通常,避免蓄水池導流灌水。
3、通過排水通道a通過排水口b連接于蓄水池5,所述蓄水池相對排水通道a的一側連接有排水通道b,所述排水通道7連接于遠離蓄水池的一端連接有排水溝b,使得排水具有雙向性,排水更加通暢,漏水蓋優選為滲透型漏水蓋,保證了不會因為堵塞而不能排水。
本實用新型中,該裝置中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本實用新型有效的排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豐和農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豐和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879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