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近紅外光譜分析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86579.7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421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姜敏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新興糧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9 | 分類號: | G01N21/359;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1533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樣品池 劃片 機座 近紅外光譜分析儀 檢測器 樣品表面 載樣臺 在機 本實用新型 滑動過程 滑動設置 檢測數據 驅動機構 人工操作 滑動 載樣 平整 驅動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包括機座、設置在機座上的檢測器、設置在機座上位于檢測器下方的載樣臺,載樣臺用于放置樣品池,機座上滑動設置有劃片,機座上設置有用于驅動劃片滑動的驅動機構,劃片在滑動過程中可將載樣臺上樣品池中的樣品表面劃平;在使用時減少了人工操作流程,避免了在轉移樣品池過程中導致樣品表面不平整,提高了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電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近紅外光譜分析儀。
背景技術
近紅外光譜屬于分子振動光譜,近紅外光是指波長介于可見光區與中紅外區之間的電磁波,近紅外光譜是由于分子振動能級的躍遷而產生的,反應的是含氧官能團振動的倍頻和合頻吸收,作為一種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近紅外光譜技術是依據樣品的化學成分在近紅外光譜區的吸收特性進行檢測的,近紅外具有測試快速,堅固耐用,操作簡單的優點,在檢測物質含油、含水方面應用廣泛。
近紅外光譜在使用過程中主要是檢測方法簡單,測試時間短,如附圖1所示,現有的近紅外光譜分析儀上沒有設置劃片裝置,在操作過程中需要人工使用劃片劃平盛放在樣品池4中的樣品,然后放到載樣臺6上進行檢測,因為在將樣品轉移到載樣臺6的過程中,增加了人工操作流程,在轉移過程中可能導致樣品表面變得不平整,造成測試結果不準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具有簡便操作流程,提高測定數據準確性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包括機座、設置在機座上的檢測器、設置在機座上位于檢測器下方的載樣臺,所述檢測器上方設有顯示器,所述載樣臺上用于放置盛放樣品的樣品池,所述機座上滑動設置有劃片,所述機座上設置有用于驅動劃片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劃片在滑動過程中可將樣品池中的樣品表面劃平。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近紅外光譜分析儀的使用過程中,在樣品池中盛滿樣品,放到載樣臺上,通過驅動機構驅動劃片滑動,劃片將從樣品池上方滑動通過,此時劃片將把位于樣品池中的樣品劃平,之后即可進行檢測,由于在將樣品劃平之后不需要移動樣品池,因此可確保樣品表面始終處于平整狀態,所以測試結果準確度更高,同時在劃平時不需要手動操作,因此可減少人工操作流程,操作簡單方便。
進一步,所述機座上設置有供劃片滑動的凹槽,所述劃片上設置有與凹槽配合的滑塊。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設置的凹槽可供劃片左右移動,劃片上設置的與凹槽配合的滑塊方便驅動裝置驅動滑塊使劃片移動,滑塊與凹槽配合可以使得劃片移動更加穩定,使得劃片劃過后的樣品表面更加平整,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進一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劃片上的滑塊連接,所述氣缸的活塞桿伸縮方向與劃片上的滑塊在凹槽中的滑動方向平行。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氣缸的活塞桿伸縮方向與劃片上的滑塊在凹槽中的滑動方向平行,因此可驅動滑塊在凹槽中滑動,從而帶動劃片的滑動,使劃片在滑動過程中剛好將樣品池中的樣品表面劃平,采用氣缸驅動是由于氣缸控制簡單方便,而且工作時效率高。
進一步,所述劃片包括連接在滑塊上的滑桿、滑動套設在滑桿上的套筒。
通過上述方案,可使劃片伸長和縮短,在伸長狀態時方便劃平樣品表面,將樣品表面劃平后可縮短劃片,這樣就避免了在檢測過程中照射到劃片上反射回去的光影響檢測結果,提高了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進一步,所述機座上傾斜設有供樣品滑落的滑槽,所述載樣器件位于滑槽內,所述滑槽的最低端設有接收滑落樣品的接收桶。
通過上述方案,將滑槽設置為傾斜的是為了將劃片劃落的樣品直接滑落到接收桶中,方便回收,而且避免光照時照到劃落的樣品上影響檢測結果,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進一步,機座的底部設有防滑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新興糧油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市新興糧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8657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