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實驗用熔融紡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80360.6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525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何海潮;吳鎮波;呂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金緯化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13/00 | 分類號: | D01D13/00;D01D5/096;D01D10/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榮 |
| 地址: | 215004 江蘇省蘇州市太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熔融紡絲機 導盤 纖維絲束 實驗用 調絲機構 樹脂纖維 紡絲 本實用新型 導絲機構 紡絲設備 擠出機構 計量機構 冷卻機構 收卷機構 順序安裝 速度差 紡制 均油 熔體 收卷 涂覆 加工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實驗用熔融紡絲機,屬于紡絲設備領域,解決現有技術中實驗用熔融紡絲機通用性不佳、紡制樹脂纖維種類較少、類型單一的技術問題,本案的熔融紡絲機包括機架、熔體擠出機構、計量機構、紡絲機構、冷卻機構、調絲機構、第一、二、三導盤機構、導絲機構以及收卷機構,通過將各個機構分別按照紡絲的工藝順序安裝在機架上,調整各導盤機構之間的速度差,使得樹脂纖維在經過第一、二、三導盤機構時能夠形成多種不同類型的纖維絲束,此外,在調絲機構和第一導盤機構之間設置均油機構,使得油脂能夠涂覆在纖維絲束外表面上,便于纖維絲束的收卷和后續的加工作業,相比現有技術,本案的熔融紡絲機通用性更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絲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實驗用熔融紡絲機。
背景技術
熔融紡絲機通常包括機架、熔體擠出機構、計量機構、紡絲機構、冷卻機構、調絲機構、導盤機構、導絲機構以及收卷機構,這些機構按照紡絲工藝的順序安裝在機架上,現有的實驗用熔融紡絲機普遍具有紡制樹脂纖維的種類較少、可紡制的纖維絲束的類型單一的缺陷,因此,其通用性不佳,其次,紡絲機紡制出的纖維絲束在收卷過程中容易相互纏繞,多股纖維絲束之間容易發生粘連,影響了樹脂纖維的后續加工,導致生產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通用性更好、生產效率更高的實驗用熔融紡絲機。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實驗用熔融紡絲機,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的熔體擠出機構、與所述的熔體擠出機構相連的計量機構、與所述的計量機構相連且用于紡制纖維絲束的紡絲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且位于所述的紡絲機構下游的冷卻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且位于所述的冷卻機構下游的調絲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且位于所述的調絲機構下游的第一導盤機構、位于所述的調絲機構和所述的第一導盤機構之間的均油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且位于所述的第一導盤機構下游的第二導盤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且位于所述的第二導盤機構下游的多個第三導盤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且位于多個所述的第三導盤機構下游的導絲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且位于所述的導絲機構下游的收卷機構,所述的均油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的驅動電機、與所述的驅動電機相傳動連接的均油輥、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且位于所述的均油輥下方的蓄油盤。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多個所述的第三導盤機構沿同一水平線延伸。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的導絲機構位于所述的第二導盤機構的上方。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的第二導盤機構與所述的調絲機構相齊平,多個所述的第三導盤機構與所述的冷卻機構相齊平。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多個所述的第三導盤機構均勻間隔排布。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的機架上在位于所述的均油機構的正下方設置有用于將油脂更為均勻地涂覆在纖維絲束表面上的網絡器。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的計量機構包括紡絲計量泵。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的紡絲機構包括與所述的紡絲計量泵相連的噴絲板、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上的噴絲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獲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中,通過設置第一、二導盤機構,并將第一導盤機構設置在調絲機構的下游,通過在第二導盤機構的下游設置多個第三導盤機構,使得經通過紡絲機構紡制的樹脂纖維在經過第一、二、三導盤機構時能夠形成多種不同類型的纖維絲束,此外,在調絲機構和第一導盤機構之間設置均油機構,使得油脂能夠涂覆在纖維絲束外表面上,便于纖維絲束的收卷和后續的加工作業,相比于現有技術,本案的熔融紡絲機可以紡制的樹脂纖維的類型更加多樣化,紡絲機在紡制多種不同類型的纖維絲束時能夠得到更多的工藝參數,為工業生產提供更為豐富的有效數據。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金緯化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金緯化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803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