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澆鑄機稱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79733.8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724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良;高進勝;張超;紀建英;馬婷婷;房菲;彭亮;薛蕾;管靜;張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G17/04 | 分類號: | G01G17/04;G01G7/02 |
| 代理公司: | 山東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 37257 | 代理人: | 丁修亭 |
| 地址: | 250014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稱量系統 澆鑄機 本實用新型 導流管 脫開 載臺 出口 稱量裝置 卸料機構 載重平臺 澆注 給料 偏置 抬起 轉軸 承接 承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澆鑄機稱量系統,包括:載重平臺,提供一個載臺;澆包,該澆包底部相應于澆包的出口所在側通過偏置在載臺一側的轉軸安裝在載臺上;卸料機構,用于將澆包抬起而從出口給料;導流管或槽,用手承接所述出口,并與出口脫開;以及稱量裝置,用于承載所述載重平臺,并與導流管或槽脫開。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澆鑄機稱量系統澆注精度易于控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澆鑄機稱量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鑄造業對于澆鑄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我國的部分工廠仍然采用人工澆鑄的工作方式,這種生產方式下工人勞動強度大、安全性不高,另外生產的鑄件也會存在精度低,廢品率高的缺陷。自動澆鑄技術是使高速造型線成功實現高質量、高生產力的關鍵技術,如何實現自動澆注,突破現有生產技術將成為未來智能澆鑄機的主要研究方向。
金屬定量澆鑄一般采用定量泵給料,定量泵給料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定量泵需要在高溫環境(澆鑄材料熔點以上)下工作時,其零部件本身配合間隙過大,導致金屬液的傾注波動變大,無法保證澆鑄過程的精度,同時高溫環境使得定量泵的工作壽命縮短,維修成本增加。
中國專利文獻CN101157126A中公開了一種鎂和鎂合金定量澆鑄裝置,該裝置提供一個可控制傾斜角度的料斗,受不同的傾斜角度的約束,可以控制傾倒出給定的料量。對此原理上并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可以理解的是,受液體與料斗間的邊界摩擦和料深的影響,傾倒液體的速度在傾倒的后半階段會非常慢,最后會達到滴注的程度,效率非常低,并且滴注延續到什么程度截止并不容易控制,實質也無法解決效率和精度的問題。
中國專利文獻CN104999061A則公開了一種傾轉式澆注機定量澆鑄控制方法及系統,該系統中利用BP神經網絡模塊建立質量關系模型,可以實時修正澆鑄的金屬液體的質量從而達到精確控制,但是這使得澆鑄機的成本過高,并且維修困難。
中國專利文獻CN103447482A公開了一種雙列鏈式定量自動澆鑄機,其直接將熔煉完成的金屬液通過保溫溜槽導入中間澆包,而中間澆包直接通過澆鑄支架安放于電子秤上,通過電子秤來測量導入的金屬液的量。盡管這種結構有利于實時監控導入的料量,但也恰恰如此,會產生其他的問題,在于一方面稱量過程中,會有一部分飛料(從爐中流出還沒有到達中間澆包),飛料控制一直以來都是稱量技術領域的難題,關鍵在于飛料不穩定,具有難以確定性的特征。再就是流體沖擊會產生附加載荷而影響稱量精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澆鑄精度易于控制的澆鑄機稱量系統,且該澆鑄機稱量系統結構相對緊湊。
一種澆鑄機稱量系統,包括:
載重平臺,提供一個載臺;
澆包,該澆包底部相應于澆包的出口所在側通過偏置在載臺一側的轉軸安裝在載臺上;
卸料機構,用于將澆包抬起而從出口給料;
導流管或槽,用手承接所述出口,并與出口脫開;以及
稱量裝置,用于承載所述載重平臺,并與導流管或槽脫開。
上述澆鑄機稱量系統,可選地,所述稱量裝置包括設置在載重平臺下的用于承壓的單向力壓電傳感器。
可選地,所述單向力壓電傳感器有四個,以一個矩形的四個頂點的形式分布在載重平臺的下側。
可選地,所述稱量裝置配有用于承載所述單向力壓電傳感器的底座;
在單向力壓電傳感器上配設一設有光孔的壓板,該壓板通過螺栓安裝在底座上;
其中,螺栓為具有光桿段的螺栓,光桿段與所述光孔配合;
相應地,壓板用于承載所述載重平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未經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797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