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穿刺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77217.1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868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紹武;王瑋;唐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紹武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錢學宇 |
| 地址: | 550000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性架體 固定件 穿刺針鞘 穿刺針 針蓋 穿刺針本體 患者皮膚 可改變 管腔 針體 醫療器械領域 可拆卸設置 滑動設置 | ||
本實用型新提供一種穿刺針,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穿刺針,包括:穿刺針鞘管、第一彈性架體、第二彈性架體和穿刺針本體。穿刺針鞘管包括管腔;第一彈性架體,設置于固定件的一側并可改變固定件與患者皮膚之間的距離;第二彈性架體,設置于固定件的相對于第一彈性架體的另一側并可改變固定件與患者皮膚之間的距離;穿刺針本體包括針蓋和設置于針蓋的針體,針蓋可拆卸設置于穿刺針鞘管并使得針體滑動設置于管腔。具有結構簡單和易于操作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型新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穿刺針。
背景技術
現有的股動脈穿刺操作,以右側腹股溝與股動脈交界處沿股動脈向下1~1.5cm為穿刺點,并且穿刺針成30~45°。
穿刺結束后需要通過穿刺針輸入導絲,而這過程中只能通過醫護人員握持穿刺針來避免穿刺針的角度發生改變,操作繁瑣,亟須提出一種固定裝置以解決對穿刺針進行固定的問題。
有鑒于此,提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型新內容
本實用型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穿刺針,以實現對穿刺針的固定方便后續輸入導絲操作,具有結構簡單和易于操作的特點。
本實用型新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穿刺針,包括:
固定件;
穿刺針鞘管,包括管腔;
第一彈性架體,設置于固定件的一側并可改變固定件與患者皮膚之間的距離;
第二彈性架體,設置于固定件的相對于第一彈性架體的另一側并可改變固定件與患者皮膚之間的距離;
穿刺針本體,包括針蓋和設置于針蓋的針體,針蓋可拆卸設置于穿刺針鞘管并使得針體滑動設置于管腔。
在本實用型新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穿刺針鞘管包括鞘管頭和設置于鞘管頭的鞘管,鞘管頭的內腔與鞘管的內腔圍成管腔,鞘管頭轉動設置于第一彈性架體和第二彈性架體之間。
在本實用型新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鞘管頭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相對設置第三管壁和第四管壁以及與第一管壁、第二管壁、第三管壁和第四管壁均連接的第五管壁,第三管壁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連接,第四管壁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管壁的遠離與第三管壁連接的端部和第二管壁的遠離與第三管壁連接的端部連接,鞘管設置于第五管壁使得鞘管的內腔與鞘管頭的內腔連通,第一管壁與第一彈性架體轉動連接,第二管壁與第二彈性架體轉動連接。
在本實用型新較佳的實施例中,固定件包括凸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凸板與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平行設置于第四管壁的中部,并沿與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一固定件一端與凸板連接,另一端用于與第一彈性架體連接,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與凸板連接,另一端用于與第二彈性架體連接。
在本實用型新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彈性架體包括彈性的第一弧形板和用于貼合患者皮膚的第一底板,第一弧形板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裝板,另一端與第一底板連接,第一安裝板具有第一安裝孔,第一管壁設置有與第一安裝孔轉動配合的第一轉軸,第一弧形板的遠離與第一底板連接的端部可向第一底板運動以改變穿刺針鞘管與患者皮膚之間的距離。
在本實用型新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弧形的第一上扣件和與第一上扣件配合的第一下扣件,第一上扣件的一端與凸板連接,另一端朝向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第一下扣件的一端與第一底板連接,另一端朝向第一上扣件延伸并套設于第一上扣件。
在本實用型新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上扣件具有多個并排設置并朝向固定件具有開口第一凹槽,第一下扣件具有多個并排設置并朝向第一底板伸出的第一凸齒,第一凸齒與第一凹槽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紹武,未經孫紹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772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橈動脈定位磁力帶
- 下一篇:X線引導微創介入治療定位穿刺支架





